[实用新型]一种分动箱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5276.X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浩;胡加辉;袁鑫;黄帅师;武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31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动箱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动箱壳体,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圆形的轴承座,所述盖板上还设有导油结构,所述导油结构与轴承座的内孔连通。导油结构与盖板可整体一起铸造加工,并且其结构简单具有更大的油液流量和油液流动面积,润滑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分动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动箱壳体。
背景技术
在车辆分动箱中,通常需要通过循环流动的润滑油对各个轴承表面进行润滑冷却,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有强制润滑和飞溅润滑。如申请号为“CN201320562677.5”,名称为“一种变速器分动箱润滑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所采用的即是强制润滑。通过油道连通轴承座内孔,在分动箱的外部设置油泵并通过输油管将油道孔与油泵连接,通过油泵为油路循环提供动力。此种方案的润滑散热效果较好,但结构较为复杂,相关部件较多,且油道孔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必须单独钻取,使得整个分动箱壳体的加工工序复杂。
而申请号为“CN201120396365.2”,名称为“一种一分三的泵传动分动箱”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所公开的方案即为飞溅润滑,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的轴承将润滑油液甩出溅起至分动箱壳体内表面,然后通过在轴承座的附近设置润滑油池,将壳体表面流动的润滑液收集并通过润滑油管流动至轴承表面。但该方案中的润滑油池采用的是杯状的结构,利用其容纳空间收集润滑油液,在其底部钻取润滑油管连通至轴承座内孔。此种结构的润滑油池占用较多的壳体内表面空间,如设置较多则容易和轴承干涉,因此在中央轴承等部件较为密集处无法设置,使得润滑效果不佳。并且其润滑油池和润滑油管需要单独加工工序,使得工艺较为复杂。
因此提出一种结构及加工方式较为简单,润滑效果佳的分动箱壳体在本领域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出一种分动箱壳体,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圆形的轴承座,所述盖板上还设有导油结构,所述导油结构与轴承座的内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结构沿轴承座的周向分布,其一端与轴承座的内孔边缘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结构包括储油凹槽和连通腔体,所述储油凹槽底部为自盖板的表面向内凹入的凹面,所述连通腔体一端和凹面连接,另一端与轴承座的内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腔体的底面自凹面向内进一步凹入,使得底面边缘和凹面形成内凹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凹槽为沿轴承座的周向分布的扇面凹槽,其内弧边与轴承座的内孔边缘相连接。
进一步地,扇面凹槽沿轴承座的周向分布在轴承座的上半周。
进一步地,在轴承座的周向方向,呈放射状分布有加强筋,加强筋一端与轴承座边缘连接,另一端与盖板边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扇面凹槽的一边与加强筋相连,在相连处做圆弧倒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导油结构的一端直接和轴承座的内孔连通并在各个轴承座的表面周向分布,使得润滑油经导油结构收集后可直接引流至轴承座表面,润滑效果好。
2、导油结构由壳体内表面直接向内凹入形成储油凹槽,并通过连通腔体将储油凹槽和轴承座内孔连通,如此结构的储油凹槽可与壳体内表面一同整体铸造形成,加工工艺简单。
3、连通腔体在储油凹槽基础上进一步凹入形成,并与轴承座内孔连通,其连通区域为沿轴承座内孔的连通缝隙,相比孔状的连通结构具有更大的油液流量和油液流动面积,润滑效果更好,并且其加工也可与壳体内表面整体铸造形成,加工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分动箱壳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扇面凹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分动箱壳体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5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屋面管道的收头构造
- 下一篇: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钢材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