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变速器管线束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7038.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6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安亚飞;方慧平;文雪峰;刘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710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变速器 管线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变速器管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槽,固定槽包括水平段、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和第三折弯段,第一折弯段的顶部设有第一竖向开口和第一横向开口,第二折弯段的底部设有第二竖向开口,第三折弯段的顶部设有斜向开口,第三折弯段的底部设有第二横向开口;水平段的顶部设有第一导轨板,第一导轨板两端部分延伸至第一折弯段和第三折弯段,水平段的底部设有第二导轨板,第二导轨板折弯延伸至第二折弯段;水平段中部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多个等间距竖向设置的第一卡板,第二横向开口处设有与第一卡板对应的第二卡板;第一折弯段设有多个横向平行设置的卡槽,第三折弯段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三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管线束固定装置,属于汽车底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新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的不断升级,汽车变速器上用于信号采集和执行机构操纵的线束和管路越来越多,而变速器布置空间有限,布置在变速器上的线束和管路容易出现相互交叉或缠绕的现象,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管路或线束磨损,从而引起变速器故障,同时,变速器及管线束为底盘外观件,增加额外固定支架会影响底盘布置的美观性,且管线束走向一致性控制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变速器管线束固定装置,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变速器管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包括固定板和连接在固定板边缘的折弯翻边,所述固定槽包括水平段、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和第三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水平段的一端朝上垂直折弯连接,所述第二折弯段与水平段的一端朝下垂直折弯连接,所述第一折弯段与第二折弯段相互连通且与水平段连通,所述第三折弯段与水平段的另一端朝上折弯连接,所述第三折弯段与水平段连通,且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折弯段的顶部设有第一竖向开口和第一横向开口,所述第二折弯段的底部设有第二竖向开口,所述第三折弯段的顶部设有斜向开口,所述第三折弯段的底部设有第二横向开口;所述水平段的顶部设有第一导轨板,所述第一导轨板两端部分延伸至第一折弯段和第三折弯段,所述水平段的底部设有第二导轨板,所述第二导轨板折弯延伸至第二折弯段;所述水平段中部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多个等间距竖向设置的第一卡板,所述第二横向开口处设有与第一卡板对应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一折弯段设有多个横向平行设置的卡槽,所述第三折弯段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三卡板。
优选的,所述水平段上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折弯段与水平段的连接处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第二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连接的折弯翻边上设有与水平段上第一卡板对应的第三横向开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和水平段连接的交汇处设有两个竖向设置的分线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第三卡板可采用卡槽代替。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和第三折弯段的端部均朝向各自的底部方向折弯。
本实用新型充分运用变速器上的有限布置空间,保证管线束布置美观、走向一致性,控制简单,固定可靠,规避磨损风险,整体协调美观,维修方便,能够提高装配效率,控制产品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变速器管线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变速器管线束固定装置的使用效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7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