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能汽车A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7962.1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3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冠一;郝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万文广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能汽车A柱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能汽车A柱结构,包括侧围外板、A柱内加强板、侧围内板,还包括A柱加强件,A柱内加强板位于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的两端连接固定,A柱内加强板与侧围外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A柱内加强板与侧围内板之间形成第二腔体,A柱加强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与A柱内加强板与侧围内板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能汽车A柱结构通过双腔体的结构设计提高车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汽车A柱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金属汽车的的A柱结构由侧围内外板构成腔体,腔体内部进行加强结构设计通过焊接进行连接。零件数量多,夹具,工装等投入较大且焊接紧固件容易产生焊接缺陷,装配困难,重量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氢能汽车A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能汽车A柱结构,包括侧围外板、A柱内加强板、侧围内板,还包括A柱加强件,所述A柱内加强板位于所述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的两端连接固定,所述A柱内加强板与所述侧围外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A柱内加强板与所述侧围内板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A柱加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且与所述A柱内加强板与所述侧围内板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侧围外板、A柱内加强板和侧围内板均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A柱内加强板与所述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通过胶结和铆接混合连接形式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均为不等厚结构。
优选的,所述A柱加强件为铝合金材料。
优选的,所述A柱加强件与所述A柱内加强板和所述侧围内板通过胶结和铆接混合连接形式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A柱加强件为内部中空的多边棱柱形,所述A柱加强件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交叉设置。
优选的,所述A柱加强件为五边棱柱形,所述A柱加强件的一侧壁与所述侧围外板连接固定,与该侧壁均不相邻的两个侧壁与所述A柱内加强板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A柱加强件的多边棱柱形外壁不等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能汽车A柱结构通过双腔体的结构设计提高车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能汽车A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侧围外板;2-A柱内加强板;3-侧围内板;4-A柱加强件;41-支撑板;5-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能汽车A柱结构,包括侧围外板1、A柱内加强板2、侧围内板3,还包括A柱加强件4,A柱内加强板2位于侧围外板1和侧围内板3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侧围外板1和侧围内板3的两端连接固定,A柱内加强板2与侧围外板1之间形成第一腔体5,A柱内加强板2与侧围内板3之间形成第二腔体6,A柱加强件4设置在第一腔体5内,且与A柱内加强板2与侧围内板3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能汽车A柱结构通过双腔体的结构设计提高车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侧围外板1、A柱内加强板2和侧围内板3可以均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轻量化汽车的目的。A柱内加强板2与侧围外板1和侧围内板3通过胶结和铆接混合连接形式连接固定,连接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7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