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航天用轻型抗核电磁脉冲电缆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612612.8 申请日: 2020-12-30
公开(公告)号: CN112768124B 公开(公告)日: 2022-06-07
发明(设计)人: 季少波;李健;张小平;姜超;彭达;汪磊;姜明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宏源特种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B7/17 分类号: H01B7/17;H01B7/04;H01B7/00;H01B7/02
代理公司: 青海中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4 代理人: 高清峰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航空航天 轻型 核电 脉冲 电缆 及其 生产工艺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用轻型抗核电磁脉冲电缆及其生产工艺,具体涉及电缆领域,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四股镀镍铜合金导体和五根玄武岩纤维填充体,且四股所述镀镍铜合金导体外壁均包覆有PI/FEP绝缘薄膜,所述缆芯外壁设置有PTFE微孔膜隔离层,所述PTFE微孔膜隔离层外壁设置有镀金属碳纤维编织套,所述镀金属碳纤维外壁设置有碳纤维填充PTFE半导电微孔膜包带屏蔽层,所述碳纤维填充PTFE半导电微孔膜包带屏蔽层外壁设置有碳纤维镀金属铜箔丝编织套。本发明航空航天用轻型抗核电磁脉冲电缆及其生产工艺,可以有效提升航空航天用电缆的抗核电磁脉冲性能、柔软性以及耐辐射性,具有优越的屏蔽性能,同时外径小、重量轻,可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轻型抗核电磁脉冲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迅猛,对与之配套的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指标越来越高,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不仅要求具备重量轻、体积小、柔软度高、耐高低温等性能,还要求电线电缆具备耐苛刻环境性能强,其中苛刻环境性能包括抗核电磁脉冲性能。核爆炸所产生电磁脉冲波以空间辐射传播形式,具有幅度大,频谱宽,作用时间短,范围广的特点,可对电子、信息、电力、光电、微波等设施造成破坏,能使未加防护的导弹、卫星、航空机载电子设备和地面控制系统受到严重的干扰,甚至丧失正常的工作能力。强电磁脉冲同样能引起电缆传输功能的失效或损坏,未加抗核电磁脉冲防护的电缆在核电磁脉冲场强50kV/m,频率1GHz的条件下,电缆传递信号收到严重干扰,甚至造成绝缘击穿现象,为保证电缆传输安全可靠,必须对电缆进行核电磁脉冲防护,因此研发一种航空航天用轻型抗核电磁脉冲电缆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航空航天用轻型抗核电磁脉冲电缆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航空航天用电缆的抗抗核电磁脉冲性能差、使用时不够柔软以及耐辐射性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航天用轻型抗核电磁脉冲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四股镀镍铜合金导体和五根玄武岩纤维填充体,且四股所述镀镍铜合金导体外壁均包覆有PI/FEP绝缘薄膜,所述缆芯外壁设置有PTFE微孔膜隔离层,所述PTFE微孔膜隔离层外壁设置有镀金属碳纤维编织套,所述镀金属碳纤维外壁设置有碳纤维填充PTFE半导电微孔膜包带屏蔽层,所述碳纤维填充PTFE半导电微孔膜包带屏蔽层外壁设置有碳纤维镀金属铜箔丝编织套,所述碳纤维镀金属铜箔丝编织套外壁设置有护套。

优选的,所述PI/FEP绝缘薄膜设置的厚度为0.15~0.25mm。

优选的,所述PTFE微孔膜隔离层设置的厚度为0.18~0.35mm。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填充PTFE半导电微孔膜包带屏蔽层设置的厚度为0.30~0.60mm。

优选的,所述护套采用PTFE生料带材质制成,且护套设置的厚度为0.45~0.85mm。

一种航空航天用轻型抗核电磁脉冲电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导体采用19股镀镍铜合金线,按照“1+7+12”的排列方式进行正规绞合得到信号线芯导体,其最外层绞向为左向,相邻层绞向相反,绞合节径比为12倍;

步骤S2:在导体外用进口恒张力绕包生产线绕包两层PI/FEP绝缘薄膜制得绝缘线芯,其最外层绕包方向为右向,相邻层绞向相反,PI/FEP绝缘薄膜绝缘厚度为0.15~0.25mm;

步骤S3:对PI/FEP绝缘薄膜线芯绝缘层高温熔封,将烧结箱温度设置预热段温度:80~240℃,熔封段温度:250~350℃,结晶段温度:340~270℃,预热段至熔封段温度设置为阶梯式升高,熔封段至结晶段温度设置为阶梯式降低,其牵引速度为8~10m/min,设置3.0kV的试验电压对烧结后绝缘线芯上的绝缘层进行在线火花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源特种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源特种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2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