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齿式液力阻尼2速变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9970.3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5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裴云飞;张容健;裴一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云飞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F16H57/023;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3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齿式液力 阻尼 变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齿式液力阻尼2速变速器,它包括箱体;动力输入轴;太阳齿;行星齿;行星齿架;行星齿壳;进油管;出油管;动力输出轴;低压油腔;高压油腔;行星齿壳离合器;箱体离合器;动力输入轴离合器。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将减速行星齿组同时具有变速功能和液力阻尼功能,使液力阻尼效果和离合器共同承担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之间的转速差,可以将变速器变速过程中离合器工作产生的摩擦能量科学合理分配给变速行星齿的液力阻尼和离合器,使离合器使用寿命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领域,特别涉及电动汽车的2速变速器具有行星齿式液力阻尼2速变速器。
技术背景 现有电动汽车2速变速器因两个挡位转速差太大,引起离合器结合过程产生烧灼现象使离合器使用寿命减少,使2速变速箱难以应用,现有解决办法是增加离合器体积和变矩器,这样制造成本和产品体积会大幅增加,之前也有类似的行星齿组带有机、液一体的液力变矩的相关技术,但没有和离合器互相配合,导致没有普及推广,行星齿组的液力阻尼效果参与离合器工作是推广电动汽车两档变速器的新的方向和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将减速行星齿组同时具有变速功能和液力阻尼功能,使液力阻尼效果和离合器共同承担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的转速差,可以将变速箱变挡过程中动力输入轴转速降低到与动力输出轴转速一致过程中离合器工作所产生的摩擦能量科学合理的分配给变速行星齿的液力阻尼和离合器,使离合器使用寿命增加,制造成本和体积大幅减少的行星齿式液力阻尼两挡变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由箱体、动力输入轴、太阳齿、行星齿、行星齿架、行星齿壳、进油管、出油管、动力输出轴、低压油腔、高压油腔、行星齿壳离合器、箱体离合器、动力输入轴离合器组成。
所述动力输入轴一端设有太阳齿为一体,动力输入轴上设有动力输入轴离合器,动力输入轴内设有进油管,所述太阳齿与行星齿互相啮合,行星齿与行星齿壳内齿互相啮合,行星齿设有行星齿架,所述行星齿架与动力输出轴为一体,所述动力输出轴中间设有高压油管,出油管头设有针阀,所述行星齿壳内行星齿啮合处两边设有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所述行星齿壳一边设有行星齿壳离合器为一体,所述箱体上设有箱体离合器为一体。
本发明行星齿式液力阻尼2速变速器有益效果是:由于行星齿组同时具有变速功能和液力阻尼功能,液力阻尼效果科学合理分担离合器在工作时产生的摩擦负载,使离合器使用寿命大幅延长,2速变速器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侧剖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纵剖结构图。
图1中:1箱体;2动力输入轴;3太阳齿;4行星齿;5行星齿架;6 行星齿壳;7进油管;8出油管;9动力输出轴;10低压油腔;11高压油腔;12 行星齿壳离合器;13箱体离合器;14输入轴离合器;15针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行星齿式液力阻尼2速变速器基本原理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动力输入轴2一端设有太阳齿3为一体,动力输入轴2 上设有动力输入轴离合器14为一体,太阳齿3周围至少设有一个行星齿4相互啮合,行星齿4与行星齿壳6相互啮合,行星齿4中间设有行星齿架5,行星齿架5设在动力输出轴9一端为一体,动力输入轴2中间设有进油管7,动力输出轴9中间设有出油管8,出油管8一端设有针阀15,行星齿壳6内行星齿4啮合处两边分别设有低压油腔10和高压油腔11,低压油腔10与进油管7相连,高压油腔11与出油管8相连,行星齿壳6一边设有行星齿壳离合器12为一体,以上所述都设在箱体1内,箱体1内设有箱体离合器13为一体。
本发明行星齿式液力阻尼2速变速器工作原理如下:当箱体离合器13 与行星齿壳离合器12结合在一起,行星齿壳6与箱体1为一体,针阀15打开,行星齿壳离合器12与动力输入轴离合器14分离,动力由动力输入轴2输入到太阳齿3,动力经过行星齿4减速,动力在由行星齿架5输出到动力输出轴9,此时行星齿式液力阻尼2速变速器为1挡,液压油由于行星齿4的泵吸效应从进油管7进入到低压油腔10,由行星齿4泵到高压油腔11,在从出油管8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云飞,未经裴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9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