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氨基小分子蘑菇毒素的检测方法以及一种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9863.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勇;赵晓燕;张艳梅;鄂恒超;范婷婷;周昌艳;李晓贝;陈磊;董慧;杨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34;G01N30/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张秋菊 |
地址: | 2014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分子 蘑菇 毒素 检测 方法 以及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氨基小分子蘑菇毒素的检测方法以及一种试剂盒。本发明采用芴甲氧羰酰氯对含氨基小分子蘑菇毒素进行衍生化,并使用二氯甲烷进行富集净化,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待测液进行分析。本发明采用芴甲氧羰酰氯对含氨基小分子蘑菇毒素进行衍生化,衍生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效率远高于现有检测方法,并且衍生化产物的色谱峰峰形及分离度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明显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本发明将含氨基小分子蘑菇毒素衍生物进行富集净化,能够减少样品的基质效应,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含氨基小分子蘑菇毒素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氨基小分子蘑菇毒素的检测方法以及一种试剂盒。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误食野生蘑菇引发的中毒事件在我国呈蔓延趋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成为食品安全领域极为突出的问题。2020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基于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的数据统计发现,2003~2017年间31.8%的食源性中毒事件由毒蘑菇中毒引起,位居各类食源性中毒诱发因素之首。目前已鉴定出的蘑菇毒素有100多种,涉及环肽类及小分子类化合物等。其中鹅膏蕈氨酸(Ibotenic acid)是一种小分子氨基酸类蘑菇毒素,毒蝇母(Muscimol)为其脱羧基的化合物。这两种毒素的主要产毒菌为毒蝇鹅膏菌(Amanita muscaria)和豹斑鹅膏菌(Amanita pantherina)。摄入该类毒蘑菇后呈现出神经精神类症状,表现为头晕、紧张、兴奋、知觉改变、肌肉抽搐等。在体内鹅膏蕈氨酸可迅速以母体形式排泄至尿液,部分会转化为毒蝇母。另外日本学者Yamaura等从球基鹅膏菌中分离出两种致死小分子氨基酸类蘑菇毒素:2-氨基-5-己炔酸(2-amino-5-hexynoic acid)和2-氨基-4-戊炔酸(2-amino-4-pentynoic acid)(Toxicology,1986,38,161-173)。这两种氨基酸类蘑菇毒素具有较强的水溶性和极性,但其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和致死机理尚未明确。鉴于我国毒蘑菇中毒事件频发的现状,开发稳健的蘑菇毒素检测方法,对蘑菇毒素的溯源以及毒蘑菇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鹅膏蕈氨酸和毒蝇母的检测方法仅有少量研究,尚无2-氨基-5-己炔酸和2-氨基-4-戊炔酸检测方法的任何报道。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鹅膏蕈氨酸和毒蝇母已有报道(Forensic Toxicology,2013,322-327;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22,7656-7664)。然而这两种毒素在电喷雾离子源中均只产生一个有效二级质谱产物离子(鹅膏蕈氨酸:159→113;毒蝇母:115→98),定性能力较差,极易产生假阳性结果。Kenji Tsujikawa等采用丹磺酰氯对鹅膏蕈氨酸和毒蝇母进行两步衍生化,整个衍生化时间约为150min,衍生化产物通过液相色谱紫外检测(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007,852,430-435)。Xu等采用类似的衍生化方案在5%NaHCO3条件下60℃反应30min生成2-丹磺酰氯-鹅膏蕈氨酸和2-丹磺酰氯-毒蝇母,然后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定量(Journalof Chromatography B,2020,1146,122128)。然而,此类衍生化方法需进行加热处理、反应时间长、操作繁琐,且仅对鹅膏蕈氨酸和毒蝇母进行检测,对2-氨基-5-己炔酸和2-氨基-4-戊炔酸等致死性小分子蘑菇毒素不能进行检测。
鉴于此,开发一种操作简单且定量准确的含氨基小分子蘑菇毒素的检测方法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氨基小分子蘑菇毒素的检测方法以及一种试剂盒。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前处理简单、省时快捷、灵敏度和准确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氨基小分子蘑菇毒素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样本用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将所得提取液离心,得到上清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9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