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减震和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9218.0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9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金鑫;谢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企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0/60;B60L58/26;F16F15/067;H01M50/242;H01M50/249;H01M50/258;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减震 保护 功能 新能源 电池 支架 | ||
1.一种具有减震和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支架,包括外侧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盒体(1)的内侧悬空设置有内侧盒体(2),所述内侧盒体(2)的外轮廓面上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4),所述第一减震装置(4)背离内侧盒体(2)的一端与外侧盒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外侧盒体(1)内侧壁对应第一减震装置(4)以及内侧盒体(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永磁组(13),所述第一永磁组(1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绕组线圈(12),所述第一绕组线圈(12)缠绕连接在第一螺纹筒(10)的表面,所述第一螺纹筒(10)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所述内侧盒体(2)内侧套设有内侧盒盖(14),所述内侧盒盖(14)表面对应外侧盒盖(25)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28),所述第二减震装置(28)背离内侧盒盖(14)的一面与外侧盒盖(25)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外侧盒盖(25)靠近内侧盒盖(14)的一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组(24),所述第二永磁组(2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绕组线圈(23),所述第二绕组线圈(23)缠绕连接在第二螺纹筒(21)外轮廓面的端部,所述第二螺纹筒(21)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所述外侧盒体(1)的顶部嵌入式卡接有保护装置(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和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装置(4)和第二减震装置(28)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减震装置(4)包括连接外筒(41),所述连接外筒(41)的端部与外侧盒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外筒(41)的内部套接有连接内杆(42),所述连接内杆(42)的一端与内侧盒体(2)的外轮廓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内杆(42)的另一端通过支撑弹簧(44)与连接外筒(41)内侧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外筒(41)内侧端面对应连接内杆(42)的位置设置有电磁座(45),并且连接内杆(42)端部对应电磁座(45)的位置嵌入式连接有永磁座(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和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筒(10)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11),所述第一轴承(11)的外轮廓面与外侧盒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筒(21)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22),所述第二轴承(22)与外侧盒盖(25)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和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9)远离第一绕组线圈(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座(8),所述第一活动座(8)的表面通过第二销轴(7)与第一驱动轴(6)相近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驱动轴(6)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5)与第一固定座(3)相近的一面铰接,所述第一固定座(3)与内侧盒体(2)的外轮廓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和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座(43)和第二永磁座(4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永磁座(43)包括第一永磁块(131)和第二永磁块(132),所述第一永磁块(131)和第二永磁块(132)相对面的磁极相反,并且第一绕组线圈(12)位于第一永磁座(43)和第二永磁座(43)两者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和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20)远离第二绕组线圈(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座(19),所述第二活动座(19)的表面通过第四销轴(18)与第二驱动轴(17)相近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驱动轴(17)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16)与第二固定座(15)相近的一面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座(15)与内侧盒盖(14)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和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盒盖(25)位于外侧盒体(1)表面所开设的盒盖口(26)内,所述外侧盒盖(25)底部的侧边沿通过合页(27)与外侧盒体(1)的表面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企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企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92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电子磁吸式晶控探头
- 下一篇:用于建筑检测材料搬运的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