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形化定义查询数据集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5899.5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2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杜聪;李玉成;李文峰;孙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42;G06F16/2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董延丽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形 定义 查询 数据 方法 装置 | ||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形化定义查询数据集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数据模型解析器对多个数据模型进行解析,获得相关信息,将所述多个数据模型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所述多个数据模型导入到图形化设计器中,将所述相关信息传入动态界面,用连接线将需要关联的所述多个数据模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线设置所述多个数据模型的关联关系;通过所述动态界面的配置器根据所述相关信息与用户需求进行配置得到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关联关系通过联动器联动所述配置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户图形化界面建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形化定义查询数据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定义数据集的方法中,往往采用向导方式配置数据模型。选取数据模型按步骤依次配置筛选字段、显示字段等集合,最后建模完成展示于界面。向导方式在单一数据模型下直观方便,但随着业务复杂度的提升,需要多个数据模型甚至不同种类的数据模型进行建模,使用向导方式难以维护多个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在修改数据模型时用户体验差。在现有方式下无法提供多种数据模型进行建模,扩展能力不足。
基于此,需要能够实现提供多种数据模型,对多个数据模型甚至多种数据模型进行建模并维护多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方法,以便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形化定义查询数据集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如下问题:在现有方式下,无法对多个数据模型或多种数据模型进行建模,也无法维护多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形化定义查询数据集的方法,包括:
通过数据模型解析器对多个数据模型进行解析,获得相关信息,将所述多个数据模型进行封装;
将封装后的所述多个数据模型导入到图形化设计器中,将所述相关信息传入动态界面,用连接线将需要关联的所述多个数据模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线设置所述多个数据模型的关联关系;
通过所述动态界面的配置器根据所述相关信息与用户需求进行配置得到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关联关系通过联动器联动所述配置信息。
提供数据模型解析器、图形化设计器、动态界面、配置器、联动器,通过数据模型解析器、图形化设计器、动态界面、配置器、联动器的互相配合图形化定义查询数据集。解析器解析数据模型,保证了数据模型内部逻辑的安全,图形化设计器将数据模型简单图形化并维护多数据模型之间的关系。
可选地,所述多个数据模型包括基本数据模型和工具箱提供的自定义查询接口与自定义查询语句。
提供可扩展的工具,能够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自定义。
可选地,所述通过数据模型解析器对多个数据模型进行解析,获得相关信息,将所述多个数据模型进行封装,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数据模型解析器对所述多个数据模型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多个数据模型的基本信息、查询入参和查询结果集,将所述多个数据模型封装成多个类对象。
可选地,所述用连接线将需要关联的所述多个数据模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线设置所述多个数据模型的关联关系,具体包括:
用连接线将需要关联的所述多个数据模型连接,设置并记录所述多个数据模型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若所述多个数据模型之间没有关联关系,将所述多个数据模型设置为并列关系,对设置为所述并列关系的所述多个数据模型用Union All处理。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动态界面的配置器根据所述相关信息与用户需求进行配置得到配置信息,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58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抬式静稳定飞机
- 下一篇:微信公众号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