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环带制作方法及其采用的缠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0461.7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陈玉玺;贺建;唐旭东;谭武;贾卓;王淼;辛永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9/00 | 分类号: | B29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刘阳 |
地址: | 0725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环 制作方法 及其 采用 缠绕 设备 | ||
本发明圆环带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将进线丝束绕过缠绕设备的同步驱动机构的最左侧的上驱动轮,然后缠绕过左、右从动轮并穿过叠压状态的护套,经过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之间后,最后固定在左从动轮上;向右移动右从动轮形成一个涨紧的丝束环;开启同步驱动机构的各驱动电机,各驱动电机带动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同步旋转并挤压丝束,丝束不断缠绕,旋转过程中,上驱动轮与丝束环的外圈摩擦,下驱动轮与丝束环的内圈摩擦,摩擦力带动丝束环旋转,使得丝束环的内圈丝束和外圈丝束同步旋转;缠绕一定圈数后,将护套拉开并将其两端缝合在一起,圆环带加工完成向左移动右从动轮,将加工完成的圆环带取下。本发明可提高材料利用率且降低产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吊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圆环带的方法及缠绕设备。
背景技术
圆环带具有质量轻,质地柔软,耐磨防腐,不损坏被吊物,易储存易维护等优点,市场应用广泛。利用现有技术生产圆环带时,先将一束由多根纤维丝组成的纤维丝束缠绕在两个可旋转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上,制成一个丝束环,且将丝束环穿在一条圆筒状带皮上,然后通过两个轮的旋转,带动丝束缠绕到一定匝数,再将带皮缝合形成圆环带。
理论上圆环带的每根丝相互平行,均匀受力,可承受最大破断拉载荷,但事实上,在缠绕过程中却出现如下问题:
1、丝束在缠绕时,纤维在两个轮上层层叠加,使得在先缠绕在轮上的内层丝束长度小于后缠绕在轮上的外层丝束长度,产生内外层固有误差;
2、在缠绕设备上,丝束的转动是通过主动轮的摩擦力驱动丝束转动,驱动力仅直接作用在底层部分丝束上,其他丝束依赖丝束间摩擦力转动,使部分丝束产生相对位移发生窜动现象,造成已缠绕丝束的长度无规律变化;
3、最严重的是,丝束本身带有一定捻度,在拉力作用下退捻(以自身为轴滚动),使得内外层混乱无规律,出现严重的长短不齐;
4、继续缠绕时,由于以上原因,使得部分丝束因位置变化逐步收紧,张力变大,部分丝束出现明显松弛,呈两极分化状态;而且,随着缠绕圈数的增加,该现象愈演愈烈,以至于最后虽然缠绕的材料增加但是破断拉力却没有提高的现象。
基于以上问题的出现,虽然圆环带的生产效率很高,但材料利用率非常低,成本很高,且随着圆环带吨位的增加,其丝束利用率越来越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材料利用率且降低产品成本的圆环带制作方法及其采用的缠绕设备。
本发明圆环带的生产方法,采用缠绕设备生产,缠绕设备包括同步驱动机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进线丝束绕过缠绕设备的同步驱动机构的最左侧的上驱动轮,然后缠绕过左从动轮和右从动轮并穿过叠压状态的护套,再经过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之间后,最后固定在左从动轮上;
步骤二:向右移动右从动轮形成一个涨紧的丝束环;
步骤三:开启同步驱动机构的各驱动电机,各驱动电机带动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同步旋转并挤压丝束,丝束不断缠绕,旋转过程中,上驱动轮与丝束环的外圈摩擦,下驱动轮与丝束环的内圈摩擦,摩擦力带动丝束环旋转,使得丝束环的内圈丝束和外圈丝束同步旋转;
步骤四:缠绕一定圈数后,将护套拉开并将其两端缝合在一起,圆环带加工完成;
步骤五:向左移动右从动轮,将加工完成的圆环带取下。
本发明圆环带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进线丝束在最左侧的上驱动轮的牵引下恒速进线。
本发明圆环带的生产方法,其中,同步驱动机构包括三个上驱动轮和三个下驱动轮,三个上驱动轮和三个下驱动轮同步旋转。
本发明圆环带的生产方法,其中,丝束缠绕过程中,处于被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的挤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04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