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引物组合物和探针、试剂盒以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9097.6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彭进;黄絮;赵秀铭;李思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jak2 基因 引物 组合 探针 试剂盒 以及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引物组合物和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合物包括用于检测突变型基因的引物对,以及用于检测野生型基因的引物对;所述用于检测突变型基因的引物对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下游引物;所述用于检测野生型基因的引物对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3所示序列的下游引物;所述探针为Seq ID No.4所示序列;其中,各引物5’端的M为不与JAK2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用于增加各引物的GC含量。本申请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引物组合物和探针,增强了引物和扩增模板的特异性结合,当M被引入扩增模板时,引物和JAK2基因互补区域的Tm值升高,能够实现有效退火,从而提高了检测JAK2基因突变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因突变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引物组合物和探针、试剂盒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骨髓增殖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meoplasm,MPNs)是一组起源于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一系或多系骨髓造血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themia,ET)以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等。
Janus kinase(JAKs)是一类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目前有JAK1、JAK2、JAK3、TYK2四个成员。JAK激酶具有高度同源的结构域:在羧基端有一个处于活化状态的激酶结构域(JAK同源性的JH1结构域)和一个催化“非活化状态激酶”的伪激酶结构域(JH2结构域)。研究表明,JH2伪激酶结构域有野生型JAK2和JAK2V617F突变型两种。JAK2V617F突变是14外显子的鸟嘌呤(G)突变为胸腺嘧啶(T),致使JAK2的JH2伪激活结构域1849位置的核苷酸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第617位密码子的缬氨酸被苯丙氨酸替换。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后降低了JH2伪激酶结构域对JAK2激酶结构域的负调控作用,自动激活JAK2激酶结构域,使得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过度活化,从而引起含有JAK2V617F突变的细胞对造血细胞因子的刺激敏感性增加,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异常增殖的发生,从而导致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发生。
有报道指出,在大多数BCR-ABL1基因阴性的MPNs患者中JAK2V617F突变检测呈阳性,其中,95%以上的PV患者,65%以上的P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检测均呈阳性。
针对JAK2基因突变情况,常用的检测方法为测序法。但是测序方法价格昂贵,过程复杂,耗时时间长,不利于临床快速诊断。JAK2基因突变还可以通过扩增受阻突变PCR(ARMS-PCR)方法检测,扩增受阻突变PCR可在理想PCR条件下检测到单基因突变,可区分JAK2V617F突变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是检测MPNs病人有无突变的可靠方法,但是此方法的缺点是灵敏度低,仅为1%-2%。
因此,如何提高检测灵敏度是检测JAK2基因突变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引物组合物和探针,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试剂盒以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引物组合物和探针,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引物组合物包括用于检测突变型基因的引物对,以及用于检测野生型基因的引物对;用于检测突变型基因的引物对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下游引物;用于检测野生型基因的引物对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3所示序列的下游引物;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探针为Seq ID No.4所示序列;
Seq ID No.1:5’-M-TGTGATCCTGAAACTGAATTT-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凯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9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