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引物组合物和探针、试剂盒以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9097.6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彭进;黄絮;赵秀铭;李思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jak2 基因 引物 组合 探针 试剂盒 以及 方法 | ||
1.一种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引物组合物和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引物组合物包括用于检测突变型基因的引物对,以及用于检测野生型基因的引物对;所述用于检测突变型基因的引物对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下游引物;所述用于检测野生型基因的引物对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3所示序列的下游引物;所述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探针为Seq ID No.4所示序列;
Seq ID No.1:5’- M-TGTGATCCTGAAACTGAATTT -3’
Seq ID No.2:5’- M-TGGTTTTAAATTATGGAGTATGTG -3’
Seq ID No.3:5’- M-TGGTTTTAAATTATGGAGTATGTT -3’
Seq ID No.4:5’- TGTGGAGACGAGAGTAAGTAAAACTACAGG -3’;
其中,各引物5’端的M为不与JAK2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用于增加各引物的GC含量;所述探针的5’端标记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记荧光猝灭基团;
所述M为CGCG。
2.一种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合物和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质控品,所述质控品含有野生型基因组DNA和突变型基因组DN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控品含有浓度为3×103copies/µL野生型基因组DNA和浓度为3×103 copies/µL突变型基因组DN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内参引物对和内参探针,所述内参引物对含有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6所示序列的下游引物,所述内参探针为Seq ID No.7所示序列;
Seq ID No.5:5’- CACTGGGTCCAGCGAGAAG -3’
Seq ID No.6:5’- TCTTCCAGAAGCCCTTCAGC -3’
Seq ID No.7:5’- CCAGTAGCATCTGACTTTGAGCCTCAGGGT -3’;
所述内参探针的5’端标记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记荧光猝灭基团,所述内参探针和所述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探针5’端标记的荧光报告基团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内标探针的5’端采用HEX荧光基团修饰,3’端采用BHQ1荧光淬灭基团修饰;用于检测JAK2基因的探针的5’端采用FAM荧光基团修饰,3’端采用BHQ1荧光淬灭基团修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定量标准品,所述定量标准品含有野生型质粒和突变型质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标准品含有浓度为1×101copies/µL、1×102copies/µL、1×103 copies/µL、1×104 copies/µL野生型质粒和浓度为1×101 copies/µL、1×102copies/µL、1×103 copies/µL、1×104 copies/µL突变型质粒。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用于实时荧光PCR反应的试剂。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的PCR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10分钟,然后进入45个循环:94℃变性15秒、60℃退火与延伸60秒,在退火与延伸时进行荧光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凯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90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