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式轨道梁无缝对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7299.7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占鹏飞;邓永芳;苏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25/24 | 分类号: | E01B25/24;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赵亚飞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轨道 无缝 对接 机构 | ||
1.一种悬挂式轨道梁无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梁(3),其插接在相邻两段天梁(1)之间,所述调节梁(3)的端面与天梁(1)的端部贴合;
导向机构,其两端设置有导柱(5),所述导柱(5)分别与相邻两段天梁(1)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导柱(5)之间连接有滑动导块(7),所述滑动导块(7)与调节梁(3)固定连接,所述导柱(5)在所述相邻两段天梁(1)伸缩变形时在所述滑动导块(7)内相对移动;
运动机构,其同时连接相邻两段天梁(1)以及相邻两段天梁(1)之间所设置的调节梁(3)和导向机构,用于在所述相邻两段天梁(1)伸缩变形时,将相邻两段天梁(1)端部之间沿天梁长度方向的位移转化为调节梁(3)沿天梁高度方向上的位移,驱动调节梁(3)在相邻两段天梁(1)受热膨胀时向外松脱,驱动调节梁(3)在相邻两段天梁(1)受冷收缩时向内插入;
每一段所述天梁(1)的前后两端面均分别设置为具有倾斜角度;
所述调节梁(3)的前后两端面插接在相邻两段天梁(1)之间,并且,所述调节梁(3)的前后两端面分别具有与天梁(1)端面互补的倾斜角度,所述调节梁(3)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天梁(1)的高度;
所述调节梁(3)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凸缘;
所述运动机构与调节梁(3)之间通过顶杆(4)连接,所述顶杆(4)的顶部与所述凸缘固定连接,所述顶杆(4)的中部与调节梁(3)固定连接;
所述运动机构还包括:
推杆(11),其设置在相邻两段天梁(1)之间,所述推杆(11)的固定端与其中第一段天梁的侧壁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11)的驱动端延伸至第二段天梁的侧壁外;
杠杆(10),其中部与第二段天梁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推杆(11)的驱动端与所述杠杆(10)的自由端抵接;
连杆(9),其转动连接在杠杆(10)的从动端和顶杆(4)的底部之间;
复位机构,其连接在所述第二段天梁的侧壁与所述连杆(9)之间,用于在相邻两段天梁(1)受冷收缩时驱动所述连杆(9)复位,通过连杆(9)所连接的顶杆(4)驱动滑动导块(7)带动调节梁(3)向内插入相邻两段天梁(1)之间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轨道梁无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梁(1)通过扁梁(2)架设在立柱上,悬挂在空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轨道梁无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导柱支座(6),其固定安装在天梁(1)的外侧端部,其中间设置有沿天梁(1)高度方向的贯通的安装孔;
导柱(5),其连接在所述导柱支座(6)的安装孔内;
滑动导块(7),两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容纳导柱(5)的腰型槽,所述导柱(5)在所述相邻两段天梁(1)伸缩变形时在所述腰型槽相对移动,所述滑动导块(7)的中间还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外侧端部与滑动导块(7)固定连接,所述螺柱的内侧端部抵接在调节梁(3)的侧壁外表面,用于限制所述调节梁(3)的侧壁与该调节梁(3)前后相邻的两段天梁(1)的侧壁位于同一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轨道梁无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为伸缩
弹簧(8),其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段天梁的侧壁底部,其顶端铰链连接在所述连杆(9)与杠杆(10)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式轨道梁无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1)的驱动端设置为球头型结构,并与所述杠杆(10)的侧面自由接触;
所述杠杆(10)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第二段天梁的侧壁上,所述转轴位于推杆(11)的驱动端与伸缩弹簧(8)的顶端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轨道梁无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5)、导柱支座(6)的安装孔以及顶杆(4)相互平行;
所述推杆(11)沿天梁的侧壁表面设置为垂直于所述顶杆(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轨道梁无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支座(6)和导柱(5)的刚度大于所述滑动导块(7)的刚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轨道梁无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和所述运动机构同时设置在调节梁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72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空气净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刹车片钢背自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