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Ni复合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2565.7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7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尚郑平;李华清;周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色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1 | 分类号: | B32B15/01;B32B33/00;C21D9/52;C22F1/08;C22F1/10;C22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晓琳 |
地址: | 21418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ni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uNi复合带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CuNi复合带材,包括交替结合的金属Cu层和金属Ni层,相邻金属Cu层和金属Ni层的界面结合处为冶金结合界面。本发明提供的CuNi复合带材中金属Cu层和金属Ni层之间的剥离强度高,剥离强度≥12N/mm。进一步地,金属Cu层的体积比可在5~95%范围内调控,可以通过增加金属Cu层的体积比提高CuNi复合带材的导电性能,得到导电性能优异的CuNi复合带材。本发明提供了所述CuNi复合带材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且与镀镍工艺相比,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uNi复合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uNi复合带材是一种铜板带为基体,在铜基体上复合镍层而形成的复合金属板,不仅具有铜的高导热、接触电阻较低和外表美观的优点,而且兼具镍的耐热、耐磨损、耐腐蚀性等特点。CuNi复合带材广泛运用于电子、电器、通讯、新能源等领域,同时可以用于电池中的导电连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现有技术中,为了将镍层复合在铜带材上,广泛采用的是镀镍的工艺,即采用电镀或者化学镀的方式将镍沉积在铜带材上。但是这种电镀镍或者化学镀镍得到的CuNi复合带材中镀镍铜带的基材与覆材的可靠性不高,基材与覆材之间易发生脱层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uNi复合带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CuNi复合带材中金属Cu层和金属Ni层之间的剥离强度高,不易发生脱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uNi复合带材,包括交替结合的金属Cu层和金属 Ni层,相邻金属Cu层和金属Ni层的界面结合处为冶金结合界面。
优选的,所述CuNi复合带材中金属Cu层和金属Ni层的总层数为2层或3层;所述CuNi复合带材的总厚度为0.050~3.000mm。
优选的,所述CuNi复合带材中金属Cu层的体积比为5~95%,余量为金属Ni层。
本发明提供了以上技术方案所述CuNi复合带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Cu带与金属Ni带分别进行表面粗糙化,得到粗糙化金属Cu带与粗糙化金属Ni带;
(2)将所述粗糙化金属Cu带与粗糙化金属Ni带交替层叠后,进行冷轧复合,得到CuNi预复合带材;
(3)将所述CuNi预复合带材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退火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CuNi复合带材。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金属Cu带的厚度为0.03~2.850mm;所述金属Ni带的厚度为0.03~2.850mm。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粗糙化金属Cu带的表面粗糙度Ra为0.8~6.3;所述粗糙化金属Ni带的表面粗糙度Ra为0.4~1.6。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冷轧复合为2~4道次加工,总加工率为55~90%。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冷轧复合的第一道次加工率为35~65%。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退火处理的温度为650~850℃,退火处理的保温时间为2~20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uNi复合带材,包括交替结合的金属Cu层和金属 Ni层,相邻金属Cu层和金属Ni层的界面结合处为冶金结合界面。本发明提供的CuNi复合带材中金属Cu层和金属Ni层之间为冶金结合,金属Cu 层和金属Ni层结合强度高,因此,CuNi复合带材中金属Cu层和金属Ni 层之间的剥离强度高,剥离强度≥12N/mm,不易发生脱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色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色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2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