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2843.4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迪娜·波拉提;孙光映;侯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7/00 | 分类号: | C07C7/00;C07C7/12;C07C11/21;G01N30/06;G01N30/02;G01N30/34;G01N30/36;G01N30/74;G01N30/8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番茄 红素异构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纯度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番茄红素顺反异构体混合物为原料,通过低温反相C18柱和C30柱的联合使用,可以实现七种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分离纯化。该方法简单易行,上样量大,所得七种番茄红素异构体的纯度均为97‑99%,可为番茄红素的异构化以及降解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红素,属于异戊二烯类化合物,是一种在天然番茄中含量较高的类胡萝卜素,是自然界种最强的抗氧化剂之一。它可以有效的防治因衰老及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因而长期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番茄红素的稳定性较差,除易氧化降解外,番茄红素对光照和温度都较为敏感。在自然番茄中,番茄红素几乎全以全反式的形式存在,但在提取及储藏过程中会出现降解和往顺式转化。由于番茄红素的双键较多,其顺式异构体的数目众多。由于结构高度相似,顺式番茄红素和反式番茄红素的分离较为困难,导致其纯度不高,是公认的技术难题之一。获得高纯度的顺式和反式番茄红素异构体单体,对研究其降解和转化非常重要,进而对番茄红素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纯度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番茄红素顺反异构体混合物为原料,通过低温反相C18柱和C30柱的联合使用,实现七种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分离纯化。该方法简单易行,上样量大,所得七种番茄红素异构体的纯度均为97-99%,可为番茄红素的异构化以及降解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纯度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a、称取20mg番茄红素顺反异构体混合物原料,溶于乙酸乙酯含量范围为30%-70%的乙酸乙酯-乙腈混合溶液5mL中,使用有机滤头过滤,待用;
b、取一根反相C18制备色谱柱,规格为长度250mm,内径4.6mm,装填用填料粒径5μm,连接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上,以乙酸乙酯含量为45%-55%的乙酸乙酯-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柱温范围-20℃--40℃,流速控制在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472nm,平衡色谱柱15min,进样步骤a中的番茄红素样品,分别收集番茄红素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峰,在温度-20℃冷阱下用氮气气流分别吹干,再分别溶于甲醇含量为35%的甲基叔丁基醚-甲醇混合物中,待用;
c、取一根C30制备色谱柱,规格为长度250mm,内径4.6mm,装填用填料粒径5μm,连接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上,以甲醇含量为35%的甲基叔丁基醚-甲醇混合物为流动相,柱温控制在30℃,流速控制在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472nm,平衡色谱柱15min,取步骤b中所得样品,进样至平衡好的色谱柱中,分别收集各番茄红素的色谱峰,在温度-20℃冷阱下用氮气气流分别吹干,即得到番茄红素异构体,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纯度97-99%。
其中步骤a中乙酸乙酯-乙腈混合溶液中乙酸乙酯的含量为30%-70%。
步骤b中所述的乙酸乙酯-乙腈混合溶液中乙酸乙酯含量为45%-55%。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纯度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番茄红素顺反异构体混合物为原料,通过低温反相C18柱和C30柱的联合使用,可以实现七种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分离纯化。方法简单易行,上样量大,所得七种番茄红素异构体的纯度均97-99%,为茄红素的异构化以及降解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温反相C18色谱柱分离番茄红素样品图;
图2为本发明C30色谱柱分离番茄红素样品图,其中2a为15min-21min时间段所收集的组分,图2b为21min-30min时间段所收集的组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2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