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方法及其专用成套试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5499.6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升;张晓科;于铭;张维军;魏凡;亢玲;王小亮;何进尚;史延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小麦 抗旱性 方法 及其 专用 成套 试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方法及其专用成套试剂。本发明选用全国119份小麦品种(系),测定其相对发芽率,鉴定抗旱性;从中选取10份不同抗旱性品种,分析响应干旱的叶片脯氨酸积累量及其与抗旱关系;通过两组极端抗旱品种间TaP5CS基因序列比对和随机群体验证,开发了该基因抗旱相关分子标记,提供了一种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方法,并利用此标记对119份品种(系)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本发明开发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小麦抗旱性的筛选与鉴定,对提高抗旱小麦品种的选育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方法及其专用成套试剂。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干旱是降低小麦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提升小麦的抗旱性是小麦育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抗旱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的开发可以提高选育抗旱小麦品种的效率。
植物体内积累各种有机或无机物质,其中有机小分子包括脯氨酸、甜菜碱等,能够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提高细胞吸水或保水能力,称为渗透调节作用。脯氨酸的积累有助于增加渗透胁迫的耐受性,是高等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重要机制之一。研究发现高等植物中脯氨酸合成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从谷氨酸开始合成,另一条是从鸟氨酸或精氨酸开始合成;干旱等逆境胁迫下,谷氨酸途径是植物合成脯氨酸的主要途径,在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的作用下,谷氨酸转化为吡咯啉-5-羧酸,再经过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的反应最终生成L-脯氨酸。脯氨酸代谢过程中有很多酶的参与,其中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是脯氨酸合成的限速酶,受到脯氨酸的反馈抑制,对脯氨酸合成的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检测小麦SNP位点基因型的物质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小麦SNP位点基因型的物质在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抗旱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小麦SNP位点基因型的物质在制备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抗旱性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小麦SNP位点基因型的物质在筛选或辅助筛选抗旱性小麦品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小麦SNP位点基因型的物质在制备筛选或辅助筛选抗旱性小麦品种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小麦SNP位点基因型的物质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小麦SNP位点基因型的物质在制备小麦育种的产品中的应用。
所述SNP位点为小麦基因组序列中对应于序列1自5’端起第2348位所示的核苷酸。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小麦SNP位点基因型的物质为如下a1)或a2):
a1)成套试剂A;所述成套试剂A包括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的引物对和限制性内切酶PflmⅠ;
a2)成套试剂B;所述成套试剂B包括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的引物对、由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的引物对和限制性内切酶PflmⅠ。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小麦SNP位点基因型,根据小麦SNP位点基因型判断小麦的抗旱性:GG基因型的小麦的抗旱性高于AA基因型的小麦;
AA基因型为小麦基因组序列中对应于序列1自5’端起第2348位所示的核苷酸均为A的纯合体;
GG基因型为小麦基因组序列中对应于序列1自5’端起第2348位所示的核苷酸均为G的纯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未经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5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