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车控制方法、行人AEB系统、智能驾驶汽车、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4927.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杨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9 | 分类号: | B60W30/0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黄启梅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控制 方法 行人 aeb 系统 智能 驾驶 汽车 控制器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方案涉及一种行车控制方法、行人AEB系统、智能驾驶汽车、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在堵车及交通拥堵路段因道路两侧遮挡物及车辆干扰导致AEB功能漏触发的情况,该方法包括:通过摄像头监控前方实际交通情况,并将前方交通情况分为:无干扰、单侧干扰,双侧干扰。通过毫米波雷达获取前方环境反射特征RCS值并针对不同的场景在行人AEB系统里设置不同的目标触发阈值,当车辆前方存在横穿行人时,行人AEB系统根据当前交通场景,选择相对应的触发阈值,当存在碰撞风险且计算出的碰撞概率超过目标触发阈值时,行人AEB系统的行人保护功能触发,最大程度保障车辆及行人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智能驾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车控制方法、行人AEB系统、汽车、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主动安全快速发展的当下,行人AEB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车型。作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主动安全功能之一的行人AEB功能亦成为了所有车型的高配或者高端车型的代名词。随着行人AEB功能的普及,其面临的场景越来越复杂,驾驶员及道路参与这对行人AEB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对于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行人AEB系统主要的应用场景为城区道路,乡村道路。显著特点为道路交通参与者类型众多,场景复杂,环境及其他参与者干扰大。虽然当前感知系统传感器性能已得到很大提升,但仍需要在决策控制层不断的优化以提升整体系统性能。
以视觉传感器来说,主要是识别车辆前方影像信息,能准确输出周边物体类型,但不能准确输出纵向距离。
以毫米波雷达来说,主要通过雷达原理识别周围环境信息,能准确输出前方物体反射强度及纵向距离,但不能准确输出物体类型属性。
现有行人AEB系统虽然融合视觉传感器和雷达传感器信息,但未对前方交通场景进行区分,当前方道路两侧存在车辆或其他干扰物时,虽然视觉感知系统能准确捕捉行人目标,但由于干扰物反射强度高,并且距离行人目标近,因此会对系统造成干扰,导致行人AEB功能触发晚或者被抑制。
当行人晚识别或漏识别发生后,本车基于当前系统控制会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如系统不能锁定行人目标,本车不会触发行人保护功能,导致碰撞发生。
如系统锁定行人较晚,本车虽然能触发行人保护功能,但智能减缓碰撞,不能避免碰撞。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应对前方存在干扰物体的横穿行人AEB处理策略,在视觉传感器及雷达传感器能力范围内,可通过决策控制层来持续优化,最大程度优化系统性能,避免碰撞,提高车辆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控制方法、行人AEB系统、智能驾驶汽车、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在车辆运动前方左、右车道存在车辆等其他干扰物体时,提高行人AEB系统对横穿行人AEB的触发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应用于L2级智能驾驶系统的行人AEB系统,包括:
在确定本车行驶前方存在横向运动目标时,判断本车和横向运动目标之间是否存在碰撞风险;
若存在,判断本车所在车道的相邻车道内是否存在目标干扰物;目标干扰物为与本车的纵向距离位于预定距离范围内的干扰物;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使行人AEB系统触发行人保护功能的目标触发阈值;
确定本车与所述横向运动目标发生碰撞的碰撞概率;
判断所述概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触发阈值;
若是,则触发行人AEB系统的行人保护功能,控制车辆进行减速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4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