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混组合桥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4143.6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晟;宁平华;刘剑;曾炯坤;罗永乐;张松涛;郭飞;周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2;E01D21/00;E01D101/26;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钢混组合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主梁节段(2),设有多个,所述预制主梁节段(2)包括钢梁(20)、混凝土板(21)以及多个第一剪力连接件(22),所述混凝土板(21)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剪力连接件(22)与所述钢梁(20)连成整体;
预制盖梁(3),用于连接相邻两所述预制主梁节段(2),所述预制盖梁(3)的下方设有墩柱(1),所述预制盖梁(3)通过盖梁延伸段(7)与所述墩柱(1)连接,所述盖梁延伸段(7)包括多个壁板(70),各所述壁板(70)上穿设有多个第一栓钉(4),所述墩柱(1)的顶部预埋有多个外伸钢筋(10),所述外伸钢筋(10)伸入多个所述第一栓钉(4)之间,所述外伸钢筋(10)外侧设有环向钢筋(5),所述环向钢筋(5)与所述外伸钢筋(10)绑扎连接,所述第一栓钉(4)、所述外伸钢筋(10)以及所述环向钢筋(5)通过混凝土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盖梁(3)包括盖梁顶板(30)、盖梁底板(31)和盖梁腹板(32),所述盖梁腹板(32)位于所述盖梁顶板(30)和所述盖梁底板(31)之间,所述盖梁延伸段(7)位于所述盖梁底板(31)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延伸段(7)还包括固定在各所述壁板(70)底部的承压板(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混组合桥,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盖梁延伸段(7)对应的所述盖梁顶板(30)和所述盖梁底板(31)上均设有第一通孔(311),所述盖梁腹板(32)之间设有两个第一横向加劲板(41),两所述第一横向加劲板(4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11)两侧并沿所述盖梁腹板(3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所述第一横向加劲板(41)内部设有第二栓钉(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混组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腹板(32)之间设有两个第二横向加劲板(42),两所述第二横向加劲板(42)沿所述盖梁腹板(3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位于两所述第一横向加劲板(4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混组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加劲板(42)与所述第一横向加劲板(41)相互间隔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部设有第三栓钉(52),所述第一横向加劲板(41)底部设有第二通孔用于向所述间隙内部填充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20)包括钢梁顶板、钢梁底板和钢梁腹板(201),所述钢梁腹板(201)位于所述钢梁顶板与所述钢梁底板之间,所述预制盖梁(3)还包括侧向延伸段(8),所述侧向延伸段(8)具有顶板、底板和腹板,所述钢梁顶板与所述侧向延伸段(8)的顶板焊接,所述钢梁底板与所述侧向延伸段(8)的底板焊接,所述钢梁腹板(201)与所述侧向延伸段(8)的腹板相互对接并在对接处加装连接板(80)通过螺栓(8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混组合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墩柱(1)上方的抗屈曲结构(9),所述抗屈曲结构(9)包括多个第二剪力连接件(91),多个所述第二剪力连接件(91)分布在所述盖梁底板(31)以及部分所述钢梁底板上并通过混泥土覆盖。
9.一种钢混组合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预制盖梁(3)和预制主梁节段(2);
浇筑墩柱(1);
吊装预制盖梁(3),将外伸钢筋(10)伸入多个第一栓钉(4)之间,绑扎环向钢筋(5),立模浇筑混凝土,以使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一栓钉(4)、外伸钢筋(10)和环向钢筋(5);
在预制盖梁(3)与预制主梁节段(2)连接处下方浇筑临时桥墩(100),通过临时桥墩(100)支撑预制主梁节段(2)和预制盖梁(3),将预制主梁节段(2)与预制盖梁(3)连接;
拆除临时桥墩(100);
在预制盖梁(3)顶部以及预制盖梁(3)与预制主梁节段(2)连接处顶部浇筑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混组合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预制盖梁(3)时,不向盖梁延伸段(7)以及与盖梁延伸段(7)对应的预制盖梁(3)内部填充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41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过采样与随机森林的不平衡信贷用户分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疏浚防污扩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