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基站轨迹的用户通行方式判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18016.9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7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顾钊铨;王乐;陈小龙;汤蕓嶷;王新刚;方滨兴;贾焰;韩伟红;李树栋;仇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4/02;G06F18/232;G06F18/214;G06F18/243;G06F18/243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站 轨迹 用户 通行 方式 判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基站轨迹的用户通行方式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读取:获取待判别用户通行基站的轨迹信息;
特征提取:根据轨迹信息提取特征,特征包括通过基站的耗时、进出基站时间区间范围、经过基站的人数、用户基于滑动窗口的“基站振荡”、基站聚类特征、基站连续时间内的统计特征、基站密度、基站自身通行方式统计特征;
通行方式判别;将提取的特征输入预先训练好的LightGBM模型,LightGBM模型输出待判别用户的通行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基站轨迹的用户通行方式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轨迹信息包括:基站编号、基站经度、基站纬度、基站进入时间、基站离开时间和用户设备标识;
其中基站编号用number表示;基站经度用longitude表示;基站纬度用latitude表示;基站进入时间用start表示;基站离开时间用end表示;用户设备标识用device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基站轨迹的用户通行方式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基站的耗时表示为如下:
diff=start-end
根据diff判断各运动方式的概率大小的方法为:
若diff≥α,则用户驻留的概率最大;若diff∈[β,α)→行走的概率最大;若diff∈(γ,β)→骑车的概率最大;若diff≤γ→乘车的概率最大;
其中Start为进入基站的时间,end为离开基站的时间;α表示驻留的时间差阈值,即时间差大于α则判定为驻留;β表示行走的时间差阈值下界,α为行走的时间差阈值上界,即时间差在[β,α)则判定为行走;(γ,β)表示骑车时进出基站时间差的范围;γ表示乘车时的时间差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基站轨迹的用户通行方式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基于滑动窗口的“基站振荡”的提取方法为:
S11,若用户在基站的一次性停留时间大于α以上,该基站振荡标记为0,表示没有振荡情况;
S12,若用户在基站的一次性停留时间小于α,采用滑动窗口大小为n,取以该基站为起始基站的n个相邻基站,其中n个相邻基站按用户进入的时间进行基站排序,若在这n个基站的停留时间都小于γ,且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时间差小于ε,且没有在这n个基站间来回运动,窗口内的基站振荡标记为0,表示无振荡;
S13,若用户在基站的一次性停留时间小于α,采用滑动窗口大小为n取,以该基站为起始基站的n个相邻基站,若在这n个基站的停留时间都小于γ,且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时间差小于ε,且在这n个基站间来回运动,窗口内的基站振荡标记为1,表示有振荡;
S14,若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时间差存在大于ε的情况,则从大于ε的两个基站将这n个基站截断,截断前面的基站振荡标记为0,从截断的下一个基站开始重复步骤S11-S13;若这n个基站中用户在某一基站的停留时间大于γ,则该基站及这n个基站中其前面的基站的振荡标记为0,接下来从该基站的下一个基站开始重复步骤S11-S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基站轨迹的用户通行方式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密度的公式为:ρ=w/n
其中,w为距离范围,n为范围内基站的数量,统计半径为w范围内的基站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广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80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钢结构整体提升施工的混合支撑体系
- 下一篇:一种竹制品表面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