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弹簧垫上支座和车辆弹簧减震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8081.3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6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韦仲宁;余俊群;王栋;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6 | 分类号: | B60G1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郭斌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弹簧 支座 减震 总成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弹簧垫上支座和车辆弹簧减震总成,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该车辆弹簧垫上支座用于和弹簧上垫配合,包括第一配合部、连接部以及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为环状结构且沿轴向延伸;连接部与第一配合部的一端连接;第二配合部与连接部远离第一配合部的一端连接,连接部连接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间,且第二配合部与连接部限定形成用于和弹簧上垫配合的限位结构,第二配合部沿轴向开设有腔体,腔体的开口端朝向第一配合部的方向,腔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可以改善车辆弹簧垫上支座与车身纵梁连接位置之间因为积水导致的加速老化及NVH问题,有利于优化车辆弹簧垫上支座的零部件设计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弹簧垫上支座和车辆弹簧减震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作为人们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的零部件在设计研发中需要对其结构进行试验验证,以使设计的零部件要满足安装于整车上且车辆处于使用状态下的性能要求。
车辆的减震部分是通过减震弹簧连接在下控制臂和车身纵梁之间。当车辆在使用一段时间,尤其是过涉水路后,减震弹簧与车身纵梁之间的连接结构会出现结构老化的现象,甚至在严重时会产生敲击的NVH噪音,极大的影响了用户的驾驶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车辆弹簧垫上支座和车辆弹簧减震总成,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弹簧垫上支座,用于和弹簧上垫配合,包括第一配合部、连接部以及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为环状结构且沿轴向延伸;连接部与第一配合部的一端连接;第二配合部与连接部远离第一配合部的一端连接,连接部连接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间,且第二配合部与连接部限定形成用于和弹簧上垫配合的限位结构,第二配合部沿轴向开设有腔体,腔体的开口端朝向第一配合部的方向,腔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连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第一侧壁环设于第二侧壁的周向,且第一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第一侧壁、底壁以及第二侧壁限定形成腔体,通孔开设于底壁。
进一步地,第二配合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连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且沿腔体的轴向从底壁延伸至第一配合部。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加强筋绕第二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于腔体,且将腔体分隔为多个腔室,每个腔室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第二配合部还包括加强部,加强部连接于第一侧壁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加强部与底壁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第二加强筋沿加强部的周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第二配合部的中间位置沿轴向开设有定位孔,腔体环设于定位孔。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的外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多个第三加强筋沿第一配合部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车辆弹簧垫上支座采用PA6和/或GF30材质。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弹簧减震总成,用于安装在车身纵梁和控制臂之间。包括弹簧、弹簧上垫以及车辆弹簧垫上支座。弹簧上垫固定连接于弹簧的一端;限位结构与弹簧上垫连接,第一配合部被配置为与车身纵梁的托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簧下垫,弹簧下垫固定连接于弹簧的另一端,弹簧下垫背离弹簧的一端被配置为与控制臂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8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底地质缺陷检测设备及其检测工艺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表面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