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波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6468.1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6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赵治亚;李雪;林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B32B27/40;B32B27/38;B32B27/28;B32B27/32;B32B27/18;B32B27/20;B32B27/06;B32B27/08;B32B9/00;B32B9/04;B32B7/12;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晓玲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波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吸波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层叠的反射层、三维纤维层、超材料微结构层和吸波面层,形成所述三维纤维层的原料包括吸波填料和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吸波填料为20~65份,所述树脂为45~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填料选自超导炭黑、铁氧体、碳纤维和羰基铁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所述树脂选自聚氨酯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偶联剂,按重量份计,所述偶联剂为3~5份,所述抗氧化剂为2~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纤维层的厚度为5~50mm,优选所述吸波面层为阻抗渐变层,优选所述反射层为碳纤维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件还包括:
第一胶层,位于所述三维纤维层与超材料微结构层之间;
第二胶层,位于所述超材料微结构层和吸波面层之间。
7.一种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波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反射层、三维纤维层、超材料微结构层和吸波面层顺序层叠,得到所述吸波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形成所述三维纤维层的步骤,所述形成三维纤维层的步骤包括:
将包括吸波填料和树脂的原料混合,得到吸波混料;
采用成型工艺将所述吸波混料形成纤维丝;
将所述纤维丝形成所述三维纤维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吸波混料挤出成型,以得到所述纤维丝,优选所述挤出成型包括顺序进行的第一挤出工序和第二挤出工序,所述第一挤出工序的温度为100~190℃,所述第二挤出工序的温度为150~2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纤维丝形成所述三维纤维层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纤维丝编织形成所述三维纤维层;或
将所述纤维丝编织形成多个单层纤维布,将各所述单层纤维布形成吸波预浸料,并将各所述吸波预浸料层叠后固化,以形成所述三维纤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64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