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8683.0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1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池骋;张道明;王佃龙;刚丽霞;池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12 | 分类号: | C07C231/12;C07C233/33;C07C233/25;C07C233/49;C07C227/20;C07C229/42;C07C51/377;C07C57/58;C07D319/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公孙鸿健 |
地址: | 317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路易斯酸的作用下,将邻氟苯胺或N取代邻氟苯胺和2-卤代丙酰卤进行酰基化反应,得到相应的中间体式Ⅱ化合物;
所述N取代邻氟苯胺选自邻氟乙酰苯胺、邻氟苯胺、邻氟硝基苯、Boc-邻氟苯胺或邻氟丙酰苯胺;
上述式Ⅱ中,R1选自乙酰基、丙酰基、H或Boc基;所述X为2-卤代丙酰卤中对应的卤素;
B、在缩酮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式Ⅱ化合物与羰基保护试剂进行缩酮反应得到缩酮物式Ⅲ化合物;
上述式Ⅲ化合物中的R选自甲基、乙基或NPG;
C、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加热条件下,使缩酮物式Ⅲ化合物进行重排反应得到相应的式Ⅳ化合物;
D、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使式Ⅳ化合物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式Ⅴ化合物;
E、在重氮化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在酸存在的条件下将式Ⅴ化合物、苯与亚硝酸盐混合进行重氮化反应,重氮化反应结束后,进行水解反应,得到相应的产物式Ⅰ化合物氟比洛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卤代丙酰卤选自2-氯代丙酰氯、2-溴代丙酰溴、2-溴代丙酰氯或2-氯代丙酰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路易斯酸选自三氯化铝、氯化锌、三氯化铁、三氟化硼乙腈和三氟化硼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所述酰基化反应的温度为5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羰基保护试剂选自原甲酸三甲酯、原甲酸三乙酯、新戊二醇或乙二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缩酮催化剂选自对甲苯磺酸或一水对甲苯磺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选自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聚乙二醇200和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重氮化催化剂选自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或碘化亚铜;所述酸选自醋酸、三氟醋酸、三氯乙酸、氢溴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所述重氮化反应的温度为20℃~80℃。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酸性催化剂选自溴化锌、氯化锌、氯化铁和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重排反应在甲苯溶剂中进行,且所述重排反应的温度为100~110℃。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酸性条件具体为在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甲磺酸和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存在下;所述碱性条件具体为在Na2CO3、K2CO3、NaOH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存在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
A、在路易斯酸的作用下,将邻氟乙酰苯胺和2-氯代丙酰氯在非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回流条件下进行酰基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盐酸溶液进行搅拌,静置分层,收集的有机相进行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相应的中间体式Ⅱ-1化合物;
B、在缩酮催化剂对甲苯磺酸或一水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将式Ⅱ化合物与原甲酸三甲酯在醇溶剂中在50-60℃的条件下进行缩酮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非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进行搅拌后,静置分层,收集的有机层进行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缩酮物式Ⅲ-1化合物;
上述式Ⅲ化合物中的R选自甲基、乙基或NPG;
C、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使缩酮物式Ⅲ-1化合物在甲苯溶剂中并控制温度在100~110℃的条件下进行重排反应,再加入水进行搅拌后,静置分层,收集的有机层进行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相应的式Ⅳ-1化合物;
D、在浓盐酸存在的条件下,使式Ⅳ化合物在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并控制温度在70~80℃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碱性试剂调反应液的pH值为7~8,蒸馏除去醇溶剂,再加入非水溶性溶剂进行搅拌后,静置分层,收集的有机相进行蒸馏除去溶剂,得到式Ⅴ-1化合物;
E、在重氮化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式Ⅴ-1化合物、苯与亚硝酸盐混合,加热升温到50~60℃后,再加入醋酸,保温进行重氮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加盐酸进行水解反应,再加入非水溶性溶剂进行搅拌后,静置分层,收集有机相,除去溶剂,得到相应的产物式Ⅰ化合物氟比洛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86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砖坯泥条分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化废水治理装置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