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生态菜籽油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1656.8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阳;孙冬;王玉平;张立宇;王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团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2 | 分类号: | C11B1/02;C11B1/06;C11B3/00;C11B5/00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23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菜籽油 及其 加工 工艺 | ||
1.一种原生态菜籽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成分:油菜籽60份、滇黄精提取液0.5份和桦褐孔菌提取液0.4份;
所述滇黄精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滇黄精块茎洗净切片;
S102:烘干、粉碎过筛后,得到滇黄精粉;
S103:称取滇黄精粉100份、水1000份,在120℃条件下浸提3次,收集浸提液,澄清后减压浓缩得到滇黄精提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生态菜籽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桦褐孔菌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将桦褐孔菌挑选清理去杂后,进行干燥研磨,得桦褐孔菌粉;
S202:将桦褐孔菌粉放入提取釜内,然后加入90%的乙醇,提取回流提取2~3次,汲取上清液;
S203:将上清液在水温40~60℃条件下进行蒸馏浓缩,得到桦褐孔菌提取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生态菜籽油,其特征在于,将原料替换为以下重量组成分:油菜籽80份、滇黄精提取液0.45份和桦褐孔菌提取液0.3份。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原生态菜籽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清理原料;
S2:翻炒:将油菜籽放入夹层锅中,在压力0.05Mpa,温度77~100℃下炒制15min,菜籽炸裂后控温至100~115℃,翻炒10min后降温至80℃,待油菜籽碾碎后呈金黄色时出锅;
S3:脱壳:将翻炒后的油菜籽进行超声振荡20min,然后碾压,利用风吹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菜籽仁;
S4:一次压榨:将油菜籽仁放入榨油机中在温度65℃中榨取,得到菜籽饼和粗菜籽油;
S5:二次压榨:将菜籽饼放入榨油机加压榨取,得到压滤油,将压滤油、滇黄精提取液、桦褐孔菌提取液与粗菜籽油80℃环境中搅拌混合均匀;
S6:过滤:将粗菜籽油进行沉淀、过滤至含渣率≤0.3%,放入温度为60℃的真空箱内抽真空8h,得到菜籽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原生态菜籽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加工工艺替换为以下步骤:
S1:清理原料;
S2:翻炒:将油菜籽放入夹层锅中,在压力0.06Mpa,温度77~100℃下炒制15min,菜籽炸裂后控温至100~115℃,翻炒10min后降温至80℃,待油菜籽碾碎后呈金黄色时出锅;
S3:脱壳:将翻炒后的油菜籽进行超声振荡20min,然后碾压,利用风吹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菜籽仁;
S4:一次压榨:将油菜籽仁放入榨油机中在温度65℃中榨取,得到菜籽饼和粗菜籽油;
S5:二次压榨:将菜籽饼放入榨油机加压榨取,得到压滤油,将压滤油、滇黄精提取液、桦褐孔菌提取液与粗菜籽油80℃环境中搅拌混合均匀;
S6:过滤:将粗菜籽油进行沉淀、过滤至含渣率≤0.3%,放入温度为60℃的真空箱内抽真空8h,得到菜籽油;
S7:将菜籽油进行精炼处理,得到菜籽精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原生态菜籽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原料包括以下步骤:
S31:按重量组取油菜籽,利用风吹、磁选除去油菜籽中的夹杂物;
S32:将去杂后的油菜籽清洗后置于阳光下晾干、暴晒,使油菜籽的水分含量≤10%;
S33:将油菜籽进行筛选,含杂指标低于0.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原生态菜籽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锅夹层中填入草灰或细砂,出锅时油菜籽的水分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原生态菜籽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处理包括脱酸和脱溶,具体操作为将菜籽油加热至70~80℃,加入菜籽油重量的0.05~0.15%且浓度为80~90%的磷酸,进行反应10~15min,搅拌期间水化15~20min,静置沉降3~5h后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团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团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6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DCC装置余热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