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性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5556.4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雪娇 |
主分类号: | C22C9/06 | 分类号: | C22C9/06;C22C1/03;C22F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性 铜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性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Al元素为1‑3wt%,Ni元素为4‑8wt%,Cr元素为0.5‑1.0wt%,Nb元素为0.2‑1wt%,Ti元素为0.05‑1wt%,剩余部分的Cu加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元素以35wt%Al‑Fe中间合金加入,本发明在铝青铜本身具有优异耐蚀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其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性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一类兼具高强度、优异耐蚀性与耐磨性的结构工程材料,常用于制作轴承、衬套、海上石油平台的管路系统、船舶螺旋桨和泵的关键零部件,在海洋船舶、石油勘探、机械电气等领域应用广泛。
随着使役环境的复杂化,对铝合金的强度、耐热性等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以轴承、衬套用铝合金为例,轴承、衬套等部件常在高速、高压和高温条件下服役,因此,要求制造轴承、衬套等部件的铝合金材料在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的同时,兼具优异的耐热性。另外,为满足铝合金材料在交变载荷、长周期等使役条件下的应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满足日益复杂的使役环境,铝合金综合性能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耐热性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耐热性铜合金,Al元素为1-3wt%,Ni元素为4-8wt%,Cr元素为0.5-1.0wt%,Nb元素为0.2-1wt%,Ti元素为0.05-1wt%,剩余部分的Cu加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元素以35wt%Al-Fe中间合金加入。
优选地,Al元素为2wt%,Ni元素为5wt%,Cr元素为0.6wt%,Nb元素为0.3wt%,Ti元素为0.08wt%,剩余部分的Cu加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元素以35wt%Al-Fe中间合金加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热性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将铜、铝、镍、铬、钛及铌装入石墨坩埚,并放入真空感应熔炼炉内;首先,将真空感应熔炼炉内的真空度控制在8.0×10-2Pa以下,在真空条件下将金属原料熔化,熔炼温度为1200-1400℃;当金属熔化后,在熔炼炉内通入氩气;随后,金属溶液在保温20-40分钟后浇注入铁制方形模具,制成铝青铜铸坯;
步骤二、将所述铝青铜铸坯放入1000℃保温的加热炉中保温30min-5h;
步骤三、将铝青铜铸坯进行热锻,热锻分为镦粗、拔长两个阶段,每阶段的应变绝对值大于0.6;单次热锻的时间应小于5分钟;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的操作若干次,通过5-8道次热锻制备耐热性铜合金。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铝青铜本身具有优异耐蚀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其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耐热性铜合金,Al元素为1wt%,Ni元素为4wt%,Cr元素为0.5wt%,Nb元素为0.2wt%,Ti元素为0.05wt%,剩余部分的Cu加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元素以35wt%Al-Fe中间合金加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热性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雪娇,未经王雪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5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