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合金的高频淬火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0971.9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5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姚天成;胡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天成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1/10;C22F1/08;C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高频 淬火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合金的高频淬火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上依次设有上夹持机构、下夹持机构、淬火机构、水箱及冷却水管,所述上夹持机构活动安装于设备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上端位置,所述下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设备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所述淬火机构活动安装于设备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水箱设于设备主体的内部一侧下端位置,所述冷却水管连接于水箱与淬火机构之间;该铜合金的高频淬火设备便于对不同直径的圆柱状铸件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均匀提高淬火质量,淬火冷却液能够回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能够对最火冷却产生的蒸汽进行收集,避免蒸汽灼伤工作人员,提高了淬火工艺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淬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铜合金的高频淬火设备。
背景技术
高频淬火是指利用高频电流使工件表面局部进行加热、冷却,获得表面硬化层的热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只是对工件一定深度的表面强化,而心部基本上保持处理前的组织和性能,因而可获得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韧性的综合,又因是局部加热,所以能显著减少淬火变形,降减能耗,正是因为高频淬火拥有上述这些特点,因而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广泛被采用;
高频淬火设备采用感应加热,工程师解释感应加热的原理是: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ordm;C,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中国专利公开了立式高频淬火机,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440348.3,包括高频淬火加热装置、冷却液、冷却油箱,以及龙门机架、工作滑台和控制系统,龙门机架上设有直线轨道,工作滑台安装在直线轨道上且通过平移机构控制工作滑台横向移动,工作滑台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安装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由升降机构带动且在伺服电机控制下上下移动,淬火工件被夹紧机构夹住且在控制系统控制作用下到达感应线圈进行淬火,控制系统通过数控编程控制的方法控制。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优点,提高生产率且保证工人安全,能够获得较好的加工精度,而且重复性能好,能够有效保证工件的淬火质量;
上述装置虽然能够对圆柱状铸件进行淬火处理,但不适用不同直径的圆柱状铸件淬火,在对圆柱状铸件进行萃取时,由于铸件的直径不同,导致淬火铜圈无法对不同直径的铸件进行包裹,导致铸件淬火不均匀,淬火冷却液得不到回收,造成水资源浪费,淬火冷却时产生大量蒸汽,容易灼伤工作人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合金的高频淬火设备,该铜合金的高频淬火设备便于对不同直径的圆柱状铸件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均匀提高淬火质量,淬火冷却液能够回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能够对最火冷却产生的蒸汽进行收集,避免蒸汽灼伤工作人员,提高了淬火工艺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合金的高频淬火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上依次设有上夹持机构、下夹持机构、淬火机构、水箱及冷却水管,所述上夹持机构活动安装于设备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上端位置,所述下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设备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所述淬火机构活动安装于设备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水箱设于设备主体的内部一侧下端位置,所述冷却水管连接于水箱与淬火机构之间;
所述淬火机构包括滑座、淬火铜管、淬火铜圈、固定臂、冷却环、喷头及滑槽,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滑槽的内部,所述淬火铜管固定安装于滑座的一侧,且滑座、淬火铜管及滑槽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淬火铜圈设于两个淬火铜管之间一侧,且淬火铜圈与淬火铜管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固定臂固定安装于淬火铜管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冷却环固定安装于两个固定臂之间一侧,所述喷头活动安装于冷却环的内表面,所述喷头数量若干,且喷头之间等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天成,未经姚天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9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