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6562.1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黄东海;何刚;许嘉炯;曹伟新;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4 | 分类号: | E03B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岸边 水位 组合 取水 构筑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该构筑物包含取水前池、泵房、上层消能流道、下层重力流道、配电间及控制室、功能切换井、出水后池、防洪闸门、后池流量调节堰。本发明的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可以适应不同取水水位变化,通过管道、渠道、水泵等多种取水方式实现重力取水、提升取水、输水、防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且具备与上下游系统串联泵站单元相衔接的创新型组合构筑物设计。本发明通过提高构筑物之间的合理布置和流程设计,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上实现多个工艺流程集成布置,能够实现水利与市政取水相结合,流程顺畅、管理十分便捷,适应近远期的功能衔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镇江河湖泊岸边利用不同水文条件实现重力取水和水泵提升取水的一种取水泵房,具体涉及一种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对地表水取水工程建设需求逐渐增加,对取水设施的取水安全、运行节能、防洪设计、运行稳定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山区河道、水库的水位变化幅度较大。当取水位于高水位时水泵提升扬程过低容易造成设备震动、电流过大、气蚀等现象,兼顾取水和防洪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需要设计涨落幅大的多水位取水泵房,且水泵可高效或稳定的运行。在占地紧张的情况下,优化布置形式,流程顺畅,便于巡视、维护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通过高度集成的取水、重力自流、消能超越等多个功能的集中布置,使取水安全、机泵稳定运行,节约设施占地,便于集约化运行和管理,并具备防洪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构筑物包括
取水前池,所述取水前池设置在构筑物靠近进水一侧,水位可随水体水位同步变化;
出水后池,所述出水后池设置在构筑物靠近出水一侧;
功能切换井,所述功能切换井位于泵房和出水后池之间,用于实现部分出水分压供水;
泵房,所述的泵房设置在构筑物的中部,所述泵房内设有水泵和泵房阀门;
垂直叠合流道,所述垂直叠合流道由上层消能流道和下层重力流道组成,位于构筑物的两侧;
在低水位时,由所述泵房实现取水前池向功能切换井或出水后池输水;水位逐渐升高后,取水前池通过下层重力流通道直接向出水后池输水;水位再升高后通过上层消能通道向出水后池输水。
进一步地,上层消能流道设有调流调压阀;下层重力流道前后设有防洪闸门。
进一步地,洪水期间关闭泵房阀门、下层重力流道防洪闸门实现取水口的防洪功能,超高水位通过设置在上层消能流道上的调流调压阀消能后进入出水后池。
进一步地,在出水后池内设置后池流量调节堰,当泵房中水泵的提升扬程较低时,通过后池流量调节堰调整水泵的扬程处于高效区,实现水泵高效运行需求。
进一步地,取水前池的上层叠合设置配电间及控制室。
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布置取水口、取水流道、取水方式等,能够通过高度集成的取水泵房、超越管道、城市防洪等功能,提高工艺功能在空间上的组合效率,减少占地,优化运行成本,便于集约化运行和管理。本发明通过提高构筑物之间的合理布置和水力流程设计,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上实现多个取水方式集成布置。本发明流程顺畅、物料输送线路清晰,主要优点如下:
第一,集成式的叠合设计融合了多种水位取水的工艺需求,提高了构筑物的土地利用效率;
第二,各流道之间流程顺畅,输水距离短,采用渠道输水节能效果比平面式布置节约20%以上;
第三,超越设计构思巧妙,可以实现利用水头的输水方式,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且解决了防洪问题;
第四,叠合型设计各构筑物之间共用结构壁板,降低整体投资效果明显。
第五,在功能切换井设有高压出水管路预留管,可灵活实现分压输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