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特定流量下刹车功能的手控变量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2038.2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3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强;李志渊;毛鹏飞;李孙策;苏凯笛;毛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特克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5B13/02;F16K31/60;F16D121/02 |
| 代理公司: | 温州正德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6 | 代理人: | 张玲利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特定 流量 刹车 功能 变量 机构 | ||
一种集成特定流量下刹车功能的手控变量机构,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拨杆,拨杆与阀体之间转动连接,阀体上形成活塞孔,活塞孔内设置芯轴、活塞和复位弹簧,芯轴具有轴部和轴肩部,轴肩部由轴部的外壁向活塞孔内壁凸出形成,复位弹簧套设在轴肩部两侧的轴部,活塞套设在轴肩两侧的复位弹簧外,芯轴内设置引油通道,油液依次经入油口、引油入口和引油出口进入活塞孔,控制活塞向芯轴的轴肩部移动;根据需要对芯轴进行旋入或选出进行调节改变芯轴的轴肩部在轴向的相对位置,轴肩部可设计在任一流量输出点,且调节范围大,由于轴向限位相比于偏心螺钉的结构调定状态稳定,可操控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液压无极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特定流量下刹车功能的手控变量机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工农业中,变速传动装置主要为机械式变速箱,这种变速箱是通过不同的齿轮传动比来实现变速的,这样的变速器要实现不同齿轮之间的啮合,啮合时噪声大,而且结构比较复杂,维修保养不方便。因此,液压无极变速器使用越来越广泛。液压无极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液压油作为传动介质,然而由于与液压无极变速器对接的工农业机械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客户的设备需求,在液压无极变速器上开设油口。
现有技术中,参阅附图1,出现紧急情况驾驶室刹车制动,则电控开关会将控制压力油道打开,控制油液经由控制压力油道进入阀体,通过引油通道进入左侧活塞腔,两侧的控制油液推动活塞向偏心螺钉移动,同时运动的活塞或活塞推动拨杆克服扭簧的力矩绕转轴旋转并向设定的中位(即偏心螺钉)移动,从而达到紧急制动时不管手柄处于任何位置,拨杆均能强制回到预设的中位(泵的流量输出点,但此时该位置不一定满足客户的刹车需求)刹车,制动过程中预设的中位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对偏心螺钉进行旋转调节,改变偏心段圆柱的相对位置,调节范围小。由于预设的中位即偏心螺钉与阀体连接固定,若强制螺钉在阀体上的位置,那么整体的模具需要重新设计制作,这样做既浪费人力,又有较大的经济支出,故需要一种在不改变阀体及整体模具的情况下,仍能达到在任意位置设置中位的变量机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特定流量下刹车功能的手控变量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特定流量下刹车功能的手控变量机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拨杆,所述拨杆与阀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阀体上形成活塞孔,所述活塞孔内设置芯轴、活塞和复位弹簧,所述芯轴具有轴部和轴肩部,所述轴肩部由轴部的外壁向活塞孔内壁凸出形成,轴肩部与拨杆相对,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轴肩部两侧的轴部并通过轴肩部压紧限位,通过对芯轴的旋入和旋出来改变轴肩部在活塞孔内的相对位置,所述活塞套设在轴肩两侧的复位弹簧外,所述芯轴内设置引油通道,所述引油通道具有入油口、引油入口和引油出口,油液依次经入油口、引油入口和引油出口进入活塞孔,控制活塞向芯轴的轴肩部移动。
较佳的,所述轴肩部由芯轴垂直于复位弹簧压缩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轴肩部呈圆盘状。
较佳的,所述轴肩部将芯轴分隔成左芯轴和右芯轴,所述活塞孔对应左芯轴和右芯轴的位置分为左侧活塞孔和右侧活塞孔,所述入油口设置在右芯轴远离轴肩部的一端,所述引油入口设置在右芯轴一侧,所述引油出口设置在左芯轴一侧,且所述入油口、引油入口和引油出口对应连通右侧活塞孔和左侧活塞孔。
较佳的,所述阀体上还设置螺堵,所述螺堵一端伸入活塞孔与活塞孔连接,所述螺堵上形成连接孔,所述左侧芯轴一端贯穿连接孔与螺堵连接,所述左侧芯轴伸出连接孔一端设置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左侧芯轴伸出连接孔一端螺纹连接。
较佳的,所述螺堵上开设有螺堵环槽,所述螺堵环槽内设置螺堵密封圈,所述螺堵密封圈对应抵接螺堵环槽和活塞孔内壁,所述左侧芯轴上设置芯轴环槽,所述芯轴环槽内设置芯轴密封圈,所述芯轴密封圈对应抵接芯轴环槽和连接孔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特克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特克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2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Ti杂原子分子筛的改性方法
- 下一篇:油水井解堵方法的优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