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激光实现变道风险预警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2251.7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4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牧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7/931 | 分类号: | G01S17/931;G01S17/58;G01S17/4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激光 实现 风险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激光实现变道风险预警的装置,包括激光脉冲发射模块、激光脉冲接收模块、计时器、车辆预警系统;所述激光脉冲发射模块用于发送脉冲激光;所述激光脉冲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反射的脉冲激光;所述计时器用于对发送后到接收到脉冲激光的时间;所述车辆预警系统与车辆CAN网络连接,用于获取车辆转向信息、发送报警信号。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激光实现变道风险预警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装置采用激光测距方法,对后方两侧车辆进行动态的监控,实时提供变道过程当中的风险系数,降低因为变道发生的车辆碰撞事故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激光实现变道风险预警的装置,属于检测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激光测距所得到的数 据分析左右侧行驶车辆的行驶状态,包括左右侧车辆与变道车辆(变道车辆即安装了该预警设备的车辆)的距离、左右侧车辆相对变道车辆的行驶速度、左右侧车辆相对变道 车辆的加速度等从而进行变道车辆进行变道的风险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对驾驶员进行预 警的探测装置的实现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激光实现变道风险预警的装置,包括激光脉冲发 射模块、激光脉冲接收模块、计时器、车辆预警系统;所述激光脉冲发射模块用于发送脉冲激光;所述激光脉冲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反射的脉冲激光;所述计时器用于对发送后 到接收到脉冲激光的时间;所述车辆预警系统与车辆CAN网络连接,用于获取车辆转向 信息、发送报警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激光实现变道风险预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激光脉冲发射模块、激光脉冲接收模块设置于汽车两侧,使激光脉冲发射模块与车身形成一定角度;激光发射与车身角度适宜,以保证探测更远的距离,以及更小 的盲区;
(2)利用激光脉冲发射模块、激光脉冲接收模块形成的发收脉冲激光间隔,判断车辆是否有变道操作,同时计算后侧方车辆的距离以及加速度两个参数,带入逻辑判断模 块中进行判断是否有风险。
步骤(1)中,汽车两侧包括左右后视镜上或者左右尾灯上。
步骤(2)具体为:车辆预警系统获取车辆转向信息后,转向侧的激光脉冲发射模块第一次发送脉冲激光,计时器开始计时,激光脉冲接收模块第一次接收脉冲激光,计时 器停止计时得时间t1;等待T1时间;激光脉冲发射模块第二次发送脉冲激光,并开始 计时,激光脉冲接收模块第二次接收脉冲激光,计时器停止计时得时间t2;等待T1时 间;激光脉冲发射模块第三次发送脉冲激光,计时器开始计时,激光脉冲接收模块第三 次接收脉冲激光,停止计时得时间t3;
将以上参数发送至车辆预警系统,车辆预警系统利用参数T1、t1、t2、t3计算后侧车辆追赶上变道车辆的时间T,计算方法如下:L1=C*t1/2,L2=C*t2/2,L3=C*t3/2;V1=(L2-L1)/T1,V2=(L3-L2)/T1;a=(V2-V1)/T1;
依据a*T2/2+V2*T=L3求出T,即为后侧车辆追赶上变道车辆的时间T;
其中,C为光传播速度,L1为第一次收发激光时的两车距离,L2为第二次收发激光时的两车距离,L3为第三次收发激光时的两车距离,V1为第一次和第二次收发激光时 的两车的相对速度,V2为第二次和第三次收发激光时的两车的相对速度;a为加速度; 车辆预警系统根据后侧车辆追赶上变道车辆的时间T与预设的安全时间S比较,T<S 时,发出报警信号;T≥S时,不发出报警信号。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装置采用激光测距方法,对后方两侧车辆进行动态的监控, 实时提供变道过程当中的风险系数,降低因为变道发生的车辆碰撞事故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本发明想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优势:
(1)针对实际交通问题,将激光测距应用在变道预警提示,极大的减少变道带来的车祸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牧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牧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2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透过红外光的聚碳酸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有机肥料发酵膜的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