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花瓣微粉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防治肝损伤的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7355.0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8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四旺;李雨欣;林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凤丹正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36/65;A61K9/14;A61P1/16;A23G3/48;A23G3/36;A23L33/10;A23L33/105;A23L33/175;A23L2/3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于跃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花瓣 组合 及其 制备 防治 损伤 功能 食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花瓣微粉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防治肝损伤的功能食品中的应用。该组合物包含牡丹花瓣超细破壁微粉1‑8份,L‑半胱氨酸0.1‑1.0份、L‑丙氨酸0.1‑1.0份,二氢杨梅素0.1‑0.8份,枸杞提取物0.1‑3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植物制备与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花瓣微粉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防治肝损伤的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别称鼠姑、富贵花,是我国的国花,“花中之王”[1-2],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3];千百年来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是我国传统名贵花卉之一。现代研究表明牡丹花还有较高的可食用价值[4]。牡丹花瓣制成的鲜花饼[5],牡丹花炮制成的花茶,牡丹花酿成的花酒[7],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人口日益增加的今天,资源利用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破壁率对于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资源浪费是必不可少的手段[8-9]。现代社会人们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情绪过度紧张或抑郁引起肝郁等亚健康;还因饮食不节,长期或大量饮酒导致肝损伤.肝脏是人体最重要器官之一,保持其功能的正常是人体维持健康主要指标[10]。因此,本发明用于肝损伤的食疗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牡丹花瓣超细破壁微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牡丹花瓣超细破壁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牡丹花瓣细粉的制备:将新鲜牡丹花瓣粉碎,冷冻干燥后,过80目筛,得牡丹花瓣细粉(简称“细粉”);
(2)牡丹花瓣超细破壁微粉的制备:取步骤(1)得到的牡丹花瓣细粉,使用超微破壁粉碎机进一步粉碎后,过300目筛,即得所述牡丹花瓣超细破壁微粉(简称“微粉”)。
步骤(1)、(2)中粉碎时的温度不高于10℃,优选在-15~10℃条件下粉碎。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牡丹花瓣超细破壁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牡丹花瓣细粉的制备:将新鲜牡丹花瓣粉碎,冷冻干燥后,过80目筛,得牡丹花瓣细粉(简称“细粉”);
(2)牡丹花瓣超细破壁微粉的制备:取步骤(1)得到的牡丹花瓣细粉,使用超微破壁粉碎机进一步粉碎后,过300目筛,即得所述牡丹花瓣超细破壁微粉(简称“微粉”)。
步骤(1)、(2)中粉碎时的温度不高于10℃,优选在-15~10℃条件下粉碎。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牡丹花瓣超细破壁微粉在制备防治肝损伤的功能食品中的应用。所述功能性食品的形式优选功能饮料、咀嚼片、压片糖、固体饮料、异形片或胶囊等食品或药学可以接受的食用剂型或形式,用于预防或治疗饮酒、情志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等。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治疗肝损伤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以上述牡丹花瓣微粉作为有效成分。该组合物优选包含牡丹花瓣超细破壁微粉1-8份,L-半胱氨酸0.1-1.0份、L-丙氨酸0.1-1.0份,二氢杨梅素0.1-0.8份,枸杞提取物0.1-3份。必要时,依据食品或药品外形特征及应用依从性可添加适量食药工业生产允许的辅料,如赋型剂娇味剂等(注:“份”表述为质量份即“克”或公斤)。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预防和/或治疗肝损伤中的应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发明公开的组合物的配方和设计的产品类型,分别精确称取各配料和相关辅料的规定量,充分混合均匀,制备成压片糖、固体饮料、异形片或胶囊等食品或药学可以接受的食用剂型或形式,用于预防或治疗饮酒、情志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凤丹正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凤丹正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