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单元安装支持系统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3363.8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光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0R16/023;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董领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单元 安装 支持系统 | ||
提供了一种车辆单元安装支持系统和车辆。设置在行驶单元中的控制装置的CPU在判定车厢形成单元是以载人为目的的情况下,使显示器显示指示需要安装能够吸收碰撞能量的能量吸收单元的信息,并且在判定车厢形成单元不是以载人为目的的情况下,使显示器显示指示不需要安装能量吸收单元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单元安装支持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可以通过组合多个单元来形成车辆,所述多个单元包括形成车厢的单元(车辆车厢形成单元)和具有使车辆行驶的行驶驱动源的单元(行驶单元)(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8-516203号和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61-191477号)。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上述现有技术与用于应对碰撞的技术无关,因此,可以进一步改进车辆以满足应对碰撞的需求,同时在安装布置在行驶单元上方的单元时还提高了便利性。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车辆单元安装支持系统和车辆,其能够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满足应对碰撞的需求,同时在安装布置在行驶单元上方的单元时还提高了便利性。
根据第一方案的车辆单元安装支持系统是一种车辆单元安装支持系统,其支持将单元安装在能够自动驾驶的车辆中的行驶单元上。所述车辆包括车厢形成单元和行驶单元,所述车厢形成单元形成所述车辆的车厢,所述行驶单元使所述车辆行驶并至少包括行驶驱动源和在上表面侧的车厢形成单元。所述车辆单元安装支持系统包括:识别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车厢形成单元中,并且被配置为指示关于车厢形成单元是否以载人为目的的识别信息;判定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行驶单元中,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车厢形成单元安装在所述行驶单元的所述上表面侧的状态下,判定由所述识别单元指示的所述识别信息;显示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行驶单元中并且被配置为显示信息;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行驶单元中,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判定单元判定所述车厢形成单元是以载人为目的的情况下,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指示需要安装能量吸收单元的信息,并且在所述判定单元判定所述车厢形成单元不是以载人为目的的情况下,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指示不需要安装所述能量吸收单元的信息,所述能量吸收单元被配置为吸收碰撞能量。
利用以上配置,设置在车厢形成单元中的识别单元指示关于车厢形成单元是否以载人为目的的识别信息。同时,在车厢形成单元安装在行驶单元的上表面侧的状态下,设置在行驶单元中的判定单元判定由识别单元指示的识别信息。此外,行驶单元设置有显示单元和显示控制单元。在判定单元判定车厢形成单元是以载人为目的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使显示单元显示指示需要安装能够吸收碰撞能量的能量吸收单元的信息,并且在判定单元判定车厢形成单元不是以载人为目的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使显示单元显示指示不需要安装能量吸收单元的信息。因此,工作者可以容易地判定是否需要能量吸收单元。
在第一方案中,在车辆单元安装支持系统中,行驶单元可以设置有质量测量单元,所述质量测量单元被配置为测量包括安装在所述行驶单元的所述上表面侧的车厢形成单元的安装物体的质量。在判定单元判定车厢形成单元是以载人为目的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可以进一步随着由质量测量单元测得的质量增大,选择具有更高的变形载荷的能量吸收单元作为要安装的所述能量吸收单元,并且显示控制单元使显示单元显示关于选择的能量吸收单元的信息。
“要安装的能量吸收单元”可以是单个能量吸收单元或多个能量吸收单元。
利用上述配置,设置在行驶单元中的质量测量单元测量包括安装在行驶单元的上表面侧的车厢形成单元的安装物体的质量。在判定单元判定车厢形成单元是以载人为目的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随着质量测量单元测得的质量增大而选择具有更高的变形载荷的能量吸收单元作为要安装的所述能量吸收单元,并且显示控制单元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关于选择的能量吸收单元的信息。因此,工作者可以根据安装物体的质量容易地选择合适的能量吸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3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