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4787.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荣;骆衡;李光耀;王金诚;刘晃;刘静;李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37;A23K10/30;A23K10/22;A23K10/26;A23K20/26;A23K20/147;A23K50/10;A23K50/30;A23K50/75;A23K10/14;A23K1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0003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新鲜茶树枝粉碎,再将玉米粉与发酵菌剂混合后,均匀喷洒于茶树枝中,并向其中喷洒水使得湿度保持在40%~60%,密封,置于避光环境,在18‑30℃温度下发酵10‑15天,得发酵后的茶料;然后置于40‑50℃条件下烘干,粉碎成细粉,即得发酵茶粉。本发明充分利用废弃的茶树枝发酵、制备饲料,变废为宝,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施,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所得发酵茶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降低,易于动物消化吸收,富含茶多酚等多种营养物质,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浓郁香味,适口性好;制成的饲料营养价值高,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改善肉质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茶叶资源加工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传统的茶叶大国,茶资源产值高,但其综合利用率不高,多数经过采摘后的废弃低档茶叶、老茶叶或修剪后的枝条未加利用,造成大量茶叶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
茶叶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生物碱、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皂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具有增强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抑菌抗病能力、降血脂、降血糖、调节动物免疫力等功能。将茶叶及其副产品作为功能性饲料或饲料添加剂进行开发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畜禽产品品质,研发出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畜禽产品,而且有利于发展绿色畜牧业,构建绿色养殖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茶叶中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较高,口味苦涩,将其直接添加到饲料中,适口性差,可能会导致家畜采食量下降,影响其生长。另外,茶叶粗纤维含量较高,直接饲喂不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11081822.2、申请名称为“一种功能性蛋鸡茶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这个申请描述的技术是为了给茶叶找到新的使用渠道并增加提高蛋鸡产蛋质量和数量而进行的研究;实际上,茶叶被采摘之后,为了来年的茶叶质量和产量的提高需要对茶树枝进行修剪处理;剪下来的这些树枝、老的茶叶片目前都是废弃不用,十分可惜。本发明旨在充分利用茶叶废弃物,变废为宝,将其制成发酵茶饲料,提高禽畜类的抗病能力,改善其生长性能,提高禽畜类肉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方面充分的利用每年修剪下来、废弃的茶树枝;另一方面用其制备的饲料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这样能够变废为宝、提高茶资源的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酵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按重量计的100份新鲜茶树枝粉碎成1-3cm长,将玉米粉5份与发酵菌剂0.02份混合均匀后,均匀喷洒于茶树枝中,并向其中喷洒水使得混合样品湿度保持在40%~60%,密封,置于避光环境,在18-30℃温度下发酵,发酵周期为10-15天,得发酵后的茶料;(2)将发酵后的茶料置于40-50℃条件下烘干,然后粉碎成细粉,即得。
前述发酵茶粉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发酵菌剂由质量比为1∶2的益生菌和酶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益生菌为质量比1∶1∶1的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所述酶为质量比1∶1∶1的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
优选的,前述制备方法步骤(1)中喷洒水使得混合样品湿度保持在50%;发酵温度为27℃,发酵周期为10天;步骤(2)中所述细粉目数为40-60目。
如前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发酵茶粉。
如前所述发酵茶粉在制备禽畜饲料中的应用。
具体的应用方式为:按重量份计,将发酵茶粉0.5-20份、玉米30-45份、豆粕20-25份、米糠8-13份、鱼粉1-3份、贝壳粉1-3份、磷酸氢钙0.5-1份、食盐0.2-0.3份和粗蛋白10-15份制成茶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