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97166.0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0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唐本忠;秦安军;王俪蓉;王志明;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03/12 | 分类号: | C07D403/12;C09K11/06;C09K11/02;C07K14/765;C07K1/02;B82Y20/00;B82Y40/00;G01N21/64;A61K49/14;A61K49/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aie 特性 荧光 磁共振 造影 信号 同时 增强 两亲性 分子 纳米 颗粒 制备 | ||
1.一种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所示: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以为原料,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得到具有AIE特性的D-A结构的物质,然后将所述具有AIE特性的D-A结构的物质与顺磁性配合物分子在溶剂中混合,得到混合液,进行亲核取代反应,通过纯化,得到所述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尔比为1:2-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AIE特性的D-A结构的物质与顺磁性配合物分子的摩尔比为1:1-1:2;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具有AIE特性的D-A结构的物质在溶剂中的浓度为5-50mM。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核取代反应的温度为30-60℃,亲核取代反应的时间为6-12小时。
6.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所示:
n是重复单元,n的取值范围为2-10;
所述为
其中,表示为两亲性结构物质;所述两亲性结构物质为具有疏水性空腔的生物大分子白蛋白、病毒衣壳、核酸、抗原、抗体中的一种。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含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的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含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将有机相滴加在两亲性结构物质的水溶液中,得到混合液,往所述混合液中加入戊二醛偶联剂,在避光条件下搅拌处理,超滤纯化,得到所述包含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的纳米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含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所述有机相中,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的浓度为0.02-2mM;所述有机相与两亲性结构物质的水溶液的体积比为0.5:1-1:1;所述两亲性结构物质的水溶液的浓度为2-45mg/mL;所述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与两亲性结构物质的摩尔比为0.5:1-3:1;所述戊二醛偶联剂的浓度为2wt%-5wt%;所述戊二醛偶联剂与两亲性结构物质的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00-1:500;所述在避光条件下搅拌处理的时间为4-12h;所述超滤纯化使用的超滤管分子截流量为30K-100K。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含具有AIE特性的荧光和磁共振造影信号同时增强的两亲性分子的纳米颗粒在制备细胞荧光试剂和制备磁共振双模态成像试剂、肿瘤成像试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71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