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探针、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7470.3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程欢欢;陈莹;谢红娴;兰凯;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鼓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11 | 分类号: | C12Q1/6811;C12Q1/687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探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探针、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使用minicircle质粒结合滚环扩增的方法扩增得到全长的探针片段,进一步通过超声打断制备得到不同长度需求的探针;本发明方法可用于生产DNA探针或者RNA探针,制备方法简单、产量大、成本低,可将制备周期缩短至1天。另外,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探针长度不受限,可根据需要提供不同目标及不同长度的探针,均一性好、纯度高,大大地提高了探针的捕获性能,使得目标区域的测序均一性、深度更佳,更进一步降低实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涉及一种检测探针、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NGS(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DNA测序成本大幅降低,然而就现阶段而言,全基因组重测序的成本依然很高,且得到的海量数据分析速度缓慢,无法大规模地应用。靶向测序技术可以将感兴趣的基因组区域富集出来测序,单个样本测序数据产出少且分析速度较快,因此更能经济高效地发挥NGS技术的优势,广泛应用到临床检测、健康筛查等众多领域。另外,靶向测序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深度测序,增加了目标区域内遗传变异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在技术原理上,靶向测序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杂交捕获测序和多重扩增子测序。
液相捕获是重要的辅助检测手段。液相杂交捕获测序可适用于几kb到上百Mb的基因组目标区域的检测,可检测SNV,InDel,CNV,SV,基因融合等变异。目前常用的应用包括针对不同的肿瘤基因设计相应的panel、明确疾病的易感基因及致病基因、病毒检测、线粒体检测等,应用非常广泛。
用于捕获的探针即可为DNA探针,也可为RNA探针。DNA探针主要依赖于化学合成和光合成等方法。合成形式又包括单条引物形式和oligo pool形式。单条引物形式方法,虽然产量高,能做上万次反应,但是价格昂贵;oligo pool形式,一次性能合成数万条探针,但是合成的pool一般每条引物的量是0.2fmol,需要进一步进行PCR扩增来进行探针制备。但是在PCR过程中会产生偏差,并且为了减少偏差会尽可能的减少循环数,一般为20循环。因此最终得到的探针会很少,导致每个捕获反应的成本上调。而RNA探针一般是基于扩增的DNA探针的基础上,再进行体外转录,转录过程中加入biotin-NTP,从而制备出RNA探针,从PCR到体外转录的过程能将探针扩增数千倍,虽然产生的探针量大,但是面临操作过程中损失部分探针,导致实际捕获时,探针覆盖均一性的性能下降,另一方面,RNA探针不易保存,容易降解。目前液相杂交捕获的难点和痛点在于探针的合成,主要是成本昂贵、扩增偏差、覆盖均一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且适用性好的检测探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检测探针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片段化minicircle质粒,得到minicircle质粒片段,所述minicircle质粒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将步骤(1)中的目标基因片段与minicircle质粒片段连接,并将连接产物转化至菌中,挑取相应的含有所述质粒片段的转化菌,扩大培养并提取质粒;
(3)、使用带有纯化标签的原料,以步骤(2)得到质粒为模板进行滚环扩增;
(4)、纯化回收步骤(3)的扩增产物,进行超声。
本发明的minicircle质粒不含质粒原核元件的其余序列,因此不会影响捕获效率。滚环扩增是一种扩增效率高于PCR的高效扩增体系,扩增效率常达数千倍,通常1ng的DNA可以得到1-10μg的产物;并且扩增过程中几乎不会发生突变;避免了目前探针合成面临的累计错误率的问题,因此得到的探针的均一性非常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鼓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鼓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7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