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茶油保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9461.7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9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永 |
主分类号: | A23L33/115 | 分类号: | A23L33/115;A23L31/00;A23L33/105;A23P10/30;A23L29/00;A23L29/3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匡立岭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茶 保健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茶油保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山茶油保健胶囊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山茶油50‑80份、灵芝提取物10‑15份、石斛提取物10‑15份、牡丹籽油15‑20份;将山茶油、灵芝提取物、石斛提取物混合使用,使得该保健胶囊具有很好的抑制癌细胞扩散的效果,并在制备保健胶囊的过程中制备了囊材胶液,该囊材胶液中含有壳聚糖,在胶囊进入胃部中,由胃液将胶囊外皮溶解,胶囊外皮溶解释放出壳聚糖,壳聚糖作用在胃部上皮细胞上,使得上皮细胞电阻并临时性的打开细胞间的紧密联系,进而使得山茶油、灵芝提取物、石斛提取物被细胞吸收,提升的保健胶囊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茶油保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山茶油取自山茶科油茶树的种子,油茶树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山茶油传统的制作过程是用油茶种子以物理方法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而成,因此是真正纯天然绿色食用油。山茶油虽然是食用油,但是现代研究发现,山茶油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茶油性寒凉,味甘平,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润肺祛痰,利头目”,《纲目拾遗》谓其“润肠清胃,杀虫解毒”,《农政全书》写到“疗疮疥,退湿热”,《中国药典》收录山茶油,注明其用作注射用茶油的原料及软膏基质。山茶油具有预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山茶油还能清热抗炎、抗菌,抗紫外线,防止晒斑及减轻皱纹,因此也常用于皮肤科。近年来对于山茶油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和营养保健方面。因此本文就山茶油的资源分布、提取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药用的进展等进行综述,重点综述其临床药用,以对山茶油进行高附加值的医药系列产品的深度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山茶油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现有的山茶油保健胶囊作为配合癌症患者治疗的保健品,其抑制癌细胞扩散的能力较差,且在患者服用后无法将保健胶囊中的有益成分完全吸收,使得保健胶囊的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茶油保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山茶油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现有的山茶油保健胶囊作为配合癌症患者治疗的保健品,其抑制癌细胞扩散的能力较差,且在患者服用后无法将保健胶囊中的有益成分完全吸收,使得保健胶囊的使用效果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山茶油保健胶囊,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山茶油50-80份、灵芝提取物10-15份、石斛提取物10-15份、牡丹籽油15-20份、三硬脂酸甘油酯3-5份;
该山茶油保健胶囊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将灵芝提取物、石斛提取物、牡丹籽油加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500-800r/min,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5-10min,制得第一混合液;
步骤S2:将第一混合液和山茶油加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5-10min后,在频率为25-30kHz的条件下,进行超声20-30min,加入三硬脂酸甘油酯,转速为500-8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5-20min,制得囊芯液;
步骤S3:步骤S3:将囊芯液和囊材胶液以质量比为2:1的比例置于软胶囊机中,制得山茶油保健胶囊。
进一步,所述的灵芝提取物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灵芝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灵芝用氯仿进行浸泡,在转速为100-200r/min,温度为60-65℃的条件下,进行一次加热回流1-1.5h后,过滤得到第一滤饼和第一滤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永,未经杨光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94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