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组件及其上安装有该电子组件的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6650.1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9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赵范俊;罗在永;金起荣;赵志弘;申旴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H01G4/008;H01G4/12;H01G4/232;H01G4/30;H01G2/06;H05K1/18;H05K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春芝;曹志博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组件 及其 装有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及其上安装有该电子组件的基板,所述电子组件提供了在仅占用有限安装面积的同时减少应力传递的金属框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相对端部上的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第一金属框架包括结合到所述第一外电极的第一支撑部和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端朝向所述第二外电极延伸的第一安装部。第二金属框架包括结合到所述第二外电极的第二支撑部和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端远离所述第一外电极延伸的第二安装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25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9-009017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组件及其上安装有该电子组件的基板。
背景技术
多层电容器用在各种电子装置中,这是因为这样的电容器尺寸小且容量高。
近来,作为环保车辆和电动车辆的快速增加的结果,汽车中的动力驱动系统正在增加,并且对汽车所需的多层电容器的需求也在增加。
为了在汽车部件中使用,需要高水平的热可靠性、电可靠性和机械可靠性,因此多层电容器所需的性能正在逐渐提高。
因此,需要对振动和变形具有高的耐受性的多层电容器的结构。
为了提高对这样的振动和变形的耐受性,公开了一种电子组件,该电子组件具有其中多层电容器使用金属框架被安装为与基板间隔开预定间隔的结构。
然而,在使用传统的金属框架的电子组件的情况下,存在在有限空间中的安装密度低的问题,并且可能不能充分确保左金属框架和右金属框架的绝缘距离,并且绝缘性能可能劣化。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及其上安装有该电子组件的基板,其中,有限空间中的安装密度增加,并且其中,左金属框架和右金属框架之间的绝缘距离足以保持使用金属框架的多层电容器中的绝缘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电子组件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端上的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第一金属框架包括结合到所述第一外电极的第一支撑部和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端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朝向所述第二外电极延伸的第一安装部。第二金属框架包括结合到所述第二外电极的第二支撑部和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端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远离所述第一外电极延伸的第二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利用包括至少一种金属成分的烧结电极形成。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被定义为d1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最短距离被定义为d2时,可满足d1d2。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可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并且介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各自通过所述主体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端中的相应一端暴露,使得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中的每个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中的相应的外电极。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电极可包括第一头部和第一带部,所述第二外电极可包括第二头部和第二带部,所述第一头部和所述第二头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相对端上,所述第一带部和所述第二带部各自从所述第一头部和所述第二头部延伸到所述主体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和下表面的一部分以及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侧表面的一部分。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金属框架和所述第二金属框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可分别结合到所述第一外电极的所述第一头部和所述第二外电极的所述第二头部,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可与所述主体以及所述第一带部和所述第二带部间隔开。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结合层可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电极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并且第二导电结合层可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电极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6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