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剂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降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5584.1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8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辉;李虎;艾军;杨加义;胡云剑;邢爱华;余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1/12 | 分类号: | B01J21/12;B01J32/00;B01J23/888;B01J35/10;C10G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赵泽丽;刘依云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公开了催化剂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降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剂用载体包括氧化硅和氧化铝,其中,基于载体的总重量,以SiO2计,所述氧化硅的含量为4‑36wt%,以Al2O3计,所述氧化铝的含量为64‑96wt%;所述载体中,氧化硅和氧化铝呈无定型;所述载体的酸度为1.1‑3.25mmol/g。催化剂用载体表面属于中强度酸,由其制得的柴油降凝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宽的介孔孔径分布、具有优异的异构化催化活性,能够制得高异构化的柴油产品,适用于费托合成具裂化加氢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剂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降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对低凝柴油需求量较大,而宁煤400万吨间接液化装置生产的柴油主要为链烷烃,其柴油馏分凝点高、低温流动性差,需要进行降凝处理,以改善柴油低温流动性。在柴油脱蜡工艺中,加氢降凝技术具有投资少、操作费用低,操作条件缓和等优点,技术优势较为明显。
柴油加氢降凝原理是在氢气存在的条件下,使原料油中正构烷烃、带短侧链正构烷烃、带长侧链环烷烃和带长侧链芳烃等高凝点组分,在具有择形异构性能的催化剂上发生加氢异构反应,生成凝点较低的异构烷烃或长侧链异构烷烃,从而达到降低凝点的目的。柴油加氢降凝技术的关键是加氢降凝催化剂。加氢降凝催化剂是双功能催化剂,金属组分提供加氢脱氢活性中心,分子筛提供酸性中心。
CN107570206A公开了一种柴油加氢降凝催化剂,采用TON/MFI择形异构原位复合分子筛,添加少量粘合剂挤条成型制成载体,载体经干燥/焙烧后负载金属活性组分制成。其中,TON/MFI择形异构原位复合分子筛采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合成而得,硅铝氧化物摩尔比30~180,其TON结构所占比例为1-60%。该催化剂适用于柴油加氢降凝过程,具有柴油产品收率高,凝点降低幅度大等特点。
CN1448475A公开了一种生产低凝点清洁柴油的催化剂,采用改性的β沸石作为酸性组分,沸石的改性方法使用具有较大动力学直径的含硅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沸石接触,使其和沸石外表面的酸中心结合而钝化,保留沸石孔道内部的酸中心,得到的催化剂用于生产低凝清洁柴油,具有柴油产品收率和十六烷值高,硫氮含量和凝点低等优点。
CN1952074A公开了一种柴油馏分降凝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改性分子筛载体和加氢金属组分,所述的改性分子筛是第VIB族金属改性的,改性剂以氧化态计在改性分子筛中的重量为1%-40%,催化剂中分子筛重量含量为10%-90%,加氢活性金属以氧化物的重量含量为0.1%-40%。改性剂能够修饰分子筛表面的酸性质和孔口尺寸,是催化剂的异构化功能和择形裂解功能匹配良好,是异构化反应按照锁钥反应机理进行,又能是择形裂解反应适当,防止过度裂解,改善柴油性质,提高柴油收率。
然而,上述技术中,均采用分子筛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导致异构柴油的收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费托合成油裂化过程中异构柴油收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催化剂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降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用载体表面属于中强度酸,由其制得的柴油降凝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宽的介孔孔径分布、具有优异的异构化催化活性,能够制得高异构化的柴油产品,适用于费托合成具裂化加氢反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催化剂用载体,其中,所述包括氧化硅和氧化铝,其中,基于载体的总重量,以SiO2计,所述氧化硅的含量为4-36wt%,以Al2O3计,所述氧化铝的含量为64-96wt%;所述载体中,氧化硅和氧化铝呈无定型,所述载体的酸度为1.1-3.25mmol/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5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