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接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9562.6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金徒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5/06;B62D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瞿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接合 结构 | ||
一种车身接合结构,包括:顶部侧构件,从车身的上部部分的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立柱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顶部梁构件,从车身的上部部分横向延伸并与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在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处并且固定顶部侧构件、立柱构件和顶部梁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接合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立柱根据立柱的位置被分为前柱、中柱和后柱,并且这些立柱不仅具有支撑车辆的顶部的作用,还具有提高车身的刚度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根据现有技术中的立柱为若干模制零件的组合以设计为单体壳式(monocoquetype,承载式),因此刚度高,但是这些模制零件几乎不能作为实现车辆的各种设计和用于区段共用的设计零件。
显然,在现有的单体壳结构中,整个前柱可设计为使用一拉伸模制的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但是这不具有用于与其他零件连接的可扩展性,并且对于各种类型和设计的车辆均需要开发新模具。
即,对于各种小规模生产和使用智能工厂的生产,需要许多设计上的改变,并且因此,存在模具的数量显著增加的问题,由此制造成本必然增加。
因此,需要具有新型结构或新型立柱结构的车身,其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并且可确保用于与其他零件连接的可扩展性。
上文所提供的描述作为本公开的相关技术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并且不应将其解释为包括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中。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接合结构。具体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接车身顶部和柱的部件结构。
本公开致力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并且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接合结构,由于该车身接合结构通常使用连接器来连接车身顶部和柱,所以通过能够根据各种类型的车辆以各种方式应用对应于车身顶部和柱的部件,来确保组装中的便利性并且提高强度和刚度。
鉴于前述内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身接合结构包括:顶部侧构件,从车身的上部部分的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立柱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以与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顶部梁构件,从车身的上部部分横向延伸以与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在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处并且固定顶部侧构件、立柱构件和顶部梁构件。
立柱构件可定位在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下方,顶部梁构件可定位在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侧部处,因此,立柱构件与顶部梁构件可彼此之间以一角度横向地间隔开。
立柱构件可耦接到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下部部分,并且顶部梁构件可耦接到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侧部。
连接器可具有:第一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安置顶部侧构件;第二座部,从第一座部向下延伸以安置立柱构件;以及第三座部,从第一座部横向延伸以安置顶部梁构件。
第一座部可凭借弯曲的形状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围绕顶部侧构件的表面,第二座部可形成为围绕立柱构件,并且第三座部可形成为围绕顶部梁构件。
连接器可具有分叉部分,第一座部、第二座部和第三座部连接到该分叉部分,并且第一座部、第二座部和第三座部可在分叉部分沿不同方向延伸。
立柱构件可形成为使得连接到连接器的端部部分是沿前后方向弯曲的,并且第二座部可形成为与立柱构件的弯曲端部部分的形状在同一方向上,使得立柱构件的弯曲端部部分位于第二座部中。
连接器可具有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在第一座部和第二座部匹配的位置或者第一座部和第三座部匹配的位置处突出,并且使座部分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9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连接模块及其连接器
- 下一篇:支撑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