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平动和转动的激光溅射离子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3272.0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9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昌财;刘洪涛;费泽杰;王永天;董常武;洪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16 | 分类号: | H01J4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韩雪梅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动 转动 激光 溅射 离子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平动和转动的激光溅射离子源,包括转动机构、平移机构、靶头和反应源,反应源设置于底座上,靶头设置于转动机构上,转动机构设置于平移机构上,平移机构设置于固定架上,靶头上设置有靶片,靶片与反应源的离子通道相接触。本发明的装置结构设计新颖、紧凑,实现靶片的转动转动和平动,能够对靶片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靶片材料的浪费,降低了成本投入,双进气孔增大了进气量,提高离子冷却速度,可以产生种类更加丰富的离子团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平动和转动的激光溅射离子源。
背景技术
激光溅射离子源是现今普遍使用的质谱离子源。现有技术中,一束激光照射在旋转靶片表面,产生等离子体,配合载气冷却,生成各种离子,然后传送到质谱探测部分。此方式的缺陷在于,激光固定不动,靶片旋转,只能烧蚀靶片的一个环形坑,靶片其他部分材料被浪费,而且靶片一段时间就被穿透,无法长时间提供稳定的离子供应,频繁更换靶片,给使用带来不便;一个进气孔的反应源,冷却效果受到进气量和气体成分限制,不能产生更多想要的离子。
现有的装置虽然能实现靶片自身旋转和平动,但现有装置皆采用双电机驱动,致使离子源发生装置结构复杂,占用大量离子源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平动和转动的激光溅射离子源,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离子源发生装置结构紧凑、靶片使用效率高,且能产生更丰富的离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平动和转动的激光溅射离子源,包括转动机构、平移机构、靶头和反应源,所述反应源设置于底座上,所述靶头设置于所述转动机构上,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平移机构上,所述平移机构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靶头上设置有靶片,所述靶片与所述反应源的离子通道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和传动杆,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传动杆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靶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靶头与所述传动杆之间设置弹簧,所述步进电机与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转速和加速度。
优选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涡轮、蜗杆、螺柱和平移块,所述平移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涡轮位于所述凹槽内且设置于所述螺柱上,所述蜗杆设置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涡轮与所述蜗杆相匹配,所述螺柱贯穿所述平移块,所述螺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移块上对称设置有四根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螺柱为双头螺纹杆,所述双头螺纹杆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挡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两端设置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步进电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源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离子通道和两个进气通道,所述离子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靶片相接触,所述离子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形喷嘴,所述锥形喷嘴用于与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相匹配,所述进气通道通过电磁脉冲阀与气瓶连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装置结构设计新颖、紧凑,实现靶片的转动和平动,能够对靶片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靶片材料的浪费,降低了成本投入,双进气孔增大了进气量,提高离子冷却速度,可以产生种类更加丰富的离子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3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挠式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3D打印的精密铸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