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9738.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3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欢;夏琪伟;杨鹏;卢竞舸;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F01P7/14;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智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5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模块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获取多个气缸的爆震强度,并控制爆震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气缸对应的进水管的电磁阀开启,爆震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气缸对应的进水管的电磁阀关闭,与爆震强度最大的气缸相距最远的气缸对应的出水管的电磁阀开启,与爆震强度最大的气缸相距最远的气缸之外其它气缸对应的出水管的电磁阀关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实际运行状态,灵活调整各缸之间的冷却分配,优先把冷却能力较大的冷却液分配给爆震强度较大的气缸,从而使得发动机冷却系统具有更高的鲁棒性,满足发动机不同缸之间的冷却需求和冷却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发动机强化程度大幅提高及轻量化等要求,发动机往小型化发展,但升功率、升扭矩的却持续提高,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显得更加的重要,需要持续不断的优化冷却系统以降低发动机热变形,减少爆震倾向,缩短暖机时间长,满足发动机的性能及可靠性的需求。目前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一般为缸体水套前端进水,冷却缸体水套,之后冷却液通过缸盖垫上过水孔的分配后进入缸盖水套,进入缸盖水套后,以横流或纵流的方式整体的对缸盖进行冷却。在发动机热负荷高的工作区域,不同缸的冷却能力的差异会表现在各缸爆震强度上,有的缸爆震会表现的特别强,进而会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另外由于生产一致性的问题,不同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需要冷却系统具有更高的鲁棒性,能满足发动机不同缸之间的冷却需求和冷却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
缸盖,缸盖水套,缸体,缸体水套,水泵,控制模块;
缸体上设置有与多个气缸对应的多个进水管,每个进水管入口设置有用于控制对应的进水管通断的电磁阀;
水泵用于将冷却液泵至缸体上的多个进水管入口;
缸体水套与缸盖水套连通;缸体水套与缸体上的多个进水管分别连通;
缸盖上设置有与多个气缸对应的多个出水管,每个出水管出口设置有用于控制对应的出水管通断的电磁阀;
缸盖水套与缸体上的多个出水管分别连通;
控制模块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获取多个气缸的爆震强度,并控制爆震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气缸对应的进水管的电磁阀开启,爆震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气缸对应的进水管的电磁阀关闭,与爆震强度最大的气缸相距最远的气缸对应的出水管的电磁阀开启,与爆震强度最大的气缸相距最远的气缸之外其它气缸对应的出水管的电磁阀关闭。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检测从出水管流出的水的水温,若水温低于预设值,控制预设数量的气缸对应的进水管的电磁阀和出水管的电磁阀开启,其他气缸对应的进水管的电磁阀和出水管的电磁阀关闭。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值为90摄氏度。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获取多个气缸的爆震强度,并控制爆震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气缸对应的进水管的电磁阀开启,爆震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气缸对应的进水管的电磁阀关闭,包括:
控制模块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获取多个气缸的爆震强度,并控制爆震强度最大的气缸对应的进水管的电磁阀开启,其他气缸对应的进水管的电磁阀关闭。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系统还包括:节温器;节温器连通出水管和水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冷却液泵至缸体上的多个进水管入口;
获取多个气缸的爆震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