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箱用引线的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2847.2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5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叶国威;曾茂根;康元福;伊晨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沃得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黄娟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引线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变速箱内布线结构。一种变速箱用引线的安装结构,包括引线框架,在所述的引线框架上设有连接口,所述的连接口分别与变速箱上的电磁阀接口和传感器接口相连,所述的引线框架通过连接件与TCU一侧的主接插件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稳定,部件少,成本低,方便安装的一种变速箱用引线的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磁阀和传感器分别与TCU的接插件连接时,需要的零部件多,线束混乱,成本高,检查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变速箱内布线结构,尤其涉及变速箱内的电磁阀和传感器的引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在汽车变速箱内零部件非常多,用于检测汽车各项指标情况时传感器的使用也是很多的。比如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CVT变速器的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和油温传感器等电器件安装在变速箱内部,并浸没在变速箱油液中,各电器件通过线束和穿缸头,连至整车线束和变速箱控制模块。当变速箱控制模块诊断到电器件故障时,故障来源可能是变速箱控制模块、整车线束、变速箱内部电器件等。
如中国专利:“一种变速箱内部电器负载的模拟检测工装(CN210293687U)”,模拟检测工装包括用于控制离合器液压油的离合器电磁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液压系统电磁阀,用于控制主动油缸的主动油缸电磁阀,用于控制液内变矩器的液内变矩器电磁阀,用于控制从动油缸的从动油缸电磁阀,用于测量变速箱油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主动油缸液压油压力的主动油缸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从动油缸液压油压力的从动油缸压力传感器,及用于汇集各电磁阀与传感器线束的穿缸头。
但是一般变速箱阀体处,有8个电磁阀接口,2个压力传感器接口,一个驻车位置传感器的接口需要与TCU连接,用于供电,接地及信号的传输,如果选用每个电磁阀/传感器分别用公母端接插件和主接插件连接,然后再通过线束连接,成本会非常之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稳定,部件少,成本低,方便安装的一种变速箱用引线的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磁阀和传感器分别与TCU的接插件连接时,需要的零部件多,线束混乱,成本高,检查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布置灵活,方便连接用的引线框架的布置,电路稳定性好的一种变速箱引线的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结构复杂,线束连接的电路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变速箱用引线的安装结构,包括引线框架,在所述的引线框架上设有连接口,所述的连接口分别与变速箱上的电磁阀接口和传感器接口相连,所述的引线框架通过连接件与TCU一侧的主接插件相连。利用引线框架将电磁阀接口和传感器接口与主接插件连接,只需要给引线框架做一个接插件接口就可以,成本低。引线框架上开设有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嵌入环,螺栓插入嵌入环后将引线框架固定在变速箱体上。而各个电磁阀接口和传感器接口不需要另外做接插件接头,降低成本,同时,也不需要线束连接,避免在变速箱内线束杂乱,不方便检修。引线框架是通过塑料粒子注塑而成,有一定的硬度,引线框架整体覆盖在电磁阀接口和传感器接口上,也方便在引线框架上布置针脚引线,保证电信号的传输稳定,同时,变速箱内整洁度好,不需要线束连接,也就不会需要对线束进行分类整理固定。整个变速箱内部件少,布置整齐,检修方便,内部结构空间利用合理,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电路板和接插件,接插件与TCU一侧的主接插件相连。柔性电路板可以根据接插件与TCU的主接插件之间的连接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合理的利用有限空间,灵活性好。一个引线框架只需外接一个接插件就能完成连接,成本低,只需插拔一次,安装效果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沃得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沃得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2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