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5430.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2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蔡英凤;张田田;王海;李祎承;陈小波;孙晓强;陈龙;徐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90 | 分类号: | G06T7/90;G06T7/11;G06N3/04;G06K9/62;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尺度 信息 道路 行驶 区域 分割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基于多尺度信息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网络,所述分割网络包括特征提取模块、并行空洞卷积模块、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模块;
S2、选取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网络的训练数据集及验证数据集;
S3、使用训练集训练所述的道路可行驶区域的分割网络,并提出新的损失函数最小化为网络优化目标函数,优化分割网络;
S4、使用在验证集上验证的最优模型,对实车道路场景下可行驶区域检测和分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网络,包括特征提取模块、并行空洞卷积模块以及道路可行使区域分割模块;
所述特征提取模块能够提取道路可行驶区域的多层特征图;所述并行空洞卷积模块能够根据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到的特征图,分别以不同膨胀率的空洞卷积并行采样,最终将特征图合并在一起用于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模块的解码;所述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模块能够根据并行空洞卷积模块输出的特征图,对其进行解码,完成对道路可行驶区域的分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提取模块采用改进的全卷积神经网络ResNet-101对RGB图像进行特征提取;
所述改进的全卷积神经网络ResNet-101包括4个相串联的编码单元,第一个编码单元包括1个步长为2的残差卷积层、2个维度不变卷积层;第二个编码单元包括1个步长为2的残差卷积层、3个维度不变卷积层;第三个编码单元包括1个膨胀率为2的空洞卷积层、22个维度不变卷积层;第四个编码单元包括1个膨胀率为2的空洞卷积层、2个维度不变卷积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残差卷积层用于改变输入特征图的维度,维度不变卷积层用于加深网络对特征的提取,其不改变输入特征图的维度;所述空洞卷积层用于提取道路可行驶区域特征,其空洞卷积操作公式如下:
其中,x为输入的特征图,w为空洞卷积核,r为空洞卷积的膨胀率,k为卷积核中信移动的范围,i为特征图每个特征点的位置,y为输出的特征图。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空洞卷积模块能够对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到的特征分别以膨胀率为6、12、18进行空洞卷积并行操作,最终特征图合并在一起后进行解码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模块用于将并行空洞卷积模块输出的深层特征与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的浅层特征进行特征相加融合,并上采样与输入图片尺寸一致,将输出的上采样图像输入到argmax函数预测层,进行元素级argmax操作,得到图像中每个像素所属的类别,完成对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的分割;
其中,argmax操作公式设计如下:
outputij=argmax(inputijk),k=0,1,…,K-1
其中,K为类别总数,i、j为像素在图像中的行列索引,k为第K个类别的特征,inputijk为输入的上采样后的特征图,outputij为取值在0到K-1之间的预测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道路可行驶区域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数据集采用BDD100K数据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54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舶脱硫洗涤水管路的布置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