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稀疏特性与对抗神经网络相结合的ECG信号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2112.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0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龙;徐冰鑫;舒明雷;刘瑞霞;陈长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8;G06K9/62;A61B5/318;A61B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支文彬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稀疏 特性 对抗 神经网络 相结合 ecg 信号 处理 方法 | ||
一种基于稀疏特性与对抗神经网络相结合的ECG信号处理方法,利用稀疏提取出ECG信号中深层次特征,对传统的对抗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利用对抗网络的特性不断学习优化,高精度实现了去除ECG信号中的噪声干扰的同时减少了运算时间。考虑到不同人体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特征,针对远程医院背景下的信号噪声多,干扰大等因素,利用大数据特征优势,引入深度学习,针对ECG信号的时域特性通过发生器和鉴别器之间的博弈,利用对抗性思维不断积累ECG信号噪声分布的知识,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去噪后的信号进行定性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电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稀疏特性与对抗神经网络相结合的ECG信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ECG信号包含六种不同类型的波形,分别是P、Q、R、S、T、U。在心脏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会出现有规律性的ECG信号曲线,但ECG信号采集过程中往往会受噪声的干扰,使得心电图质量不佳,因此能够快速准确的滤出噪声还能尽可能的保留信号信息的完整性对ECG信号的检测尤为重要。
目前ECG信号降噪方法大多是单靠某一种数字滤波器去除噪声,由于噪声种类繁多,其实用效果并不理想,有的降噪后波形严重失真,丢失了信号的医学特性。由于信号中部分噪声频域分布特征复杂,传统的方法很难滤出干净。在许多实际的去噪问题中,噪声信号包含大量的稀疏信息,这有助于去噪。然而,常用的去噪方法如低通滤波法和小波去噪法有许多局限性,如投影空间刚性或高频成分损失。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降噪方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模糊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只能去除ECG信号中的一种噪声,不能反映噪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改进的小波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能够去除ECG信号中的三种经典噪声,但其结果会失去原始重要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稀疏提取出ECG信号中深层次特征,利用对抗网络的特性不断学习优化,高精度去除ECG信号中的噪声的ECG信号处理方法。
本发明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稀疏特性与对抗神经网络相结合的ECG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a)从MIT-BIH噪声压力测试数据库中选择EM、BM和MA噪声记录作为噪声数据v;
b)深度学习的对抗神经网络中生成网络输入的信号为含有噪声数据v的信号y,将含有噪声数据v的信号y重新构建干净的原始信号y*实现信号y的降噪,得到降噪后的信号y′,将原始信号y*与降噪后的信号y′作为输入信号输入进对抗神经网络中的判别器,使用支持向量机来评价降噪后的ECG信号质量;
c)通过对抗神经网络的学习法将步骤b)中的生成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后的生成网络模型将心电信号进行高保真降噪;
d)通过公式lD=log(1-D(y*))+log(D(G(y)))计算对抗神经网络中的判别器的损失函数lD,式中G(y)为以含有噪声数据v的信号y作为输入信号并通过生成网络去噪后的信号,D(G(y)为判别网络判别信号是来自原始信号而不是生成网络去噪后的信号的概率;
e)当判别器无法判别输入的信号是原始信号还是生成网络生成的信号时,保存模型。
进一步的,步骤a)中从MIT-BIH噪声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分别选择编号为103、105、111、116、122、205、213、219、223、230的噪声记录。
进一步的,步骤a)中通过将信噪比分别设置为15dB、20dB和25dB在计ECG信号中加入噪声数据v,每种噪声训练样本数量为54000个,测试样本数量为5940个。
进一步的,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未经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2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