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品坯料片的成形方法以及其成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73257.4 | 申请日: | 2016-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7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德原雄三;田野井征明;细谷昌树;小野口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恩自动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21C11/10 | 分类号: | A21C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姜越;王秀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坯料 成形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能够沿着喷嘴孔的形状不变形地切断从喷嘴连续挤出的食品坯料,并且能够将被切断的食品坯料片不变形地移载于搬送输送机上的食品坯料片的成形方法以及其成形装置。食品坯料片的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挤出装置和切断装置,上述挤出装置具备朝向下方连续挤出食品坯料的喷嘴,上述切断装置具备:切断刀,其从上述食品坯料切断出食品坯料片;切断刀移动机构,其使上述切断刀从初始位置前进,之后,向下方移动,进而,返回至上述初始位置;以及搬出输送机,其配置于上述喷嘴的下方并沿上述切断刀的前进方向行进。
本申请是申请人为“雷恩自动机株式会社”、发明名称为“食品坯料片的成形方法以及其成形装置”、申请日为“2016年6月1日”、申请号为“201680033280.3”这一母案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断从喷嘴挤出的食品坯料并成形食品坯料片的方法以及其装置,具体地说,涉及在从朝向下方挤出的食品坯料切出食品坯料片时,能够不使食品坯料片变形而可靠地成形的食品坯料片的成形方法以及其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饼干等的食品中,使用材料、色彩不同的多个坯料,制造模仿了几何形状、动物的脸等的设计的点心,也提出一种挤出如这样的食品坯料的装置。公开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挤出模具,其至少具备送出第一食品坯料的第一挤出模具与在其外侧隔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的送出第二食品坯料的第二挤出模具,在水平截面下,从坯料送出口连续挤出模仿了动物的脸的饼干坯料。
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食品材料的切断装置为使用了包馅机的装置,将从喷嘴连续挤出的食品材料切断为较薄的圆盘形的食品材料。该切断装置具备从在喷嘴孔中央部分具备有引导棒的喷嘴连续挤出食品材料的挤出装置和由多个闸门体构成的切断装置。该切断装置具备多个闸门体,该多个闸门体自由转动。切断装置向由各闸门体所生成的切断区域内引导食品材料,使各闸门体转动而缩闭切断区域,由此从食品材料切断圆盘形的食品材料。之后,闸门体沿引导棒向下方移动而向传送带切出圆盘形的食品材料。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750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55356号公报
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挤出模具挤出的饼干坯料被配置于挤出模具的下方的传送带搬送,并被进行升降的切断刀切断为较薄的饼干坯料片。然而,连续挤出的饼干坯料等的食品坯料由于被载置于传送带而相接部变形,存在无法成形符合挤出模具的坯料送出口的形状的食品坯料片的问题。并且存在若切断较薄的食品坯料片,则会产生折弯等的变形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食品材料的切断装置中,存在被切断的食品材料在其中央部形成有由引导棒产生的孔,最终产品的品质降低的问题。并且,虽然公开了在该闸门体中,通过使闸门体进行开动作而解开与食品材料的粘着,但是在切断较薄的食品材料时,存在由于与进行闭动作的闸门体的粘着,被切断的食品材料变形的情况,另外,存在由于与进行开动作的闸门体的粘着,被切断的较薄的食品材料撕裂的情况,进而有在较薄地被切断的食品材料落下并载置于传送带时,由于曲折、翻转的落下不良而产生的飞散、变形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会产生上述问题,而沿喷嘴孔的形状将从喷嘴连续挤出的食品坯料切断为薄片,并且,能够不变形而稳定地移载在搬送输送机上的食品坯料片的成形方法以及其成形装置。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为一种食品坯料片的成形方法,该食品坯料片的成形方法是成形食品坯料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工序,在该工序中,从喷嘴朝向下方连续挤出食品坯料;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切断刀前进而将上述食品坯料从其径向切断为食品坯料片;落下工序,在该工序中,上述薄片一边沿上述切断刀的前进方向移动一边落下;以及载置工序,在该工序中,上述薄片载置于搬出输送机,上述搬出输送机配置于喷嘴的下方并沿上述切断刀的前进方向行进。
另外,特征在于,在上述切断工序中,向上述切断刀赋予超声波而切断食品坯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恩自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雷恩自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3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