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油茶种子油脂中棕榈油酸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6767.0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良;林萍;姚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商秀玲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种子 油脂 棕榈 油酸 含量 相关 snp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油茶种子油脂中棕榈油酸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2个与油茶种子油脂中棕榈油酸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PB.10070.2‑202和PB.7527.1‑77。PB.10070.2‑202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第202位的多态性为G/A的核苷酸序列;PB.7527.1‑77含有如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第77位的多态性为G/A的核苷酸序列。利用这2个标记进行油茶棕榈油酸含量表型的鉴定,可实现苗期的鉴定和辅助筛选,有效提高油茶育种的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油茶种子油脂中棕榈油酸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隶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是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籽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油茶籽油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等功效,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目前,以选择和杂交育种为主要手段、以产果量为主要育种目的的油茶育种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以改良油茶籽油品质为目的育种研究仍较少。油茶的常规育种周期很长,新品种选育缓慢,因此良种选育速度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已成为限制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比于传统育种手段,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从苗期开始选择,大幅缩短育种的进程,对以果实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林育种优势尤其明显。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离不开有效的分子标记,因此,开发与油茶籽油品质表型相关的分子标记,对于油茶籽油品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油茶籽油品质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是一种16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近年来研究发现,棕榈油酸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代谢综合症、糖尿病和炎症的治疗具有一定作用。目前,棕榈油酸主要来源于鱼油等海产品,来源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棕榈油酸在一般油料作物中含量较少,因此选育高棕榈油酸含量的油料作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与油茶种子油脂中棕榈油酸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SNP分子标记在油茶棕榈油酸含量表型鉴定和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与油茶种子油脂中棕榈油酸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的开发方法是基于油茶是典型的异交物种,连锁不平衡(LD)通常在较小的范围内迅速消减,因此可以开展重要性状的LD作图。油茶的种仁全部转录本作为本发明分子标记开发的区域。在具备产生了大量明显的遗传变异的油茶自然群体的前提下,开展与油茶种子油脂中棕榈油酸含量变异显著相关的标记开发。SNP分子标记的开发过程基本如下:
(1)在油茶全分布区内广泛收集油茶种质资源,建立油脂中棕榈油酸含量发生广泛分离的油茶自然群体。
(2)采集自然群体500份油茶种质的完全成熟种子,用气象色谱法测定成熟种子油脂的7种脂肪酸成分含量,包括硬脂酸、软脂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具体方法按照GB/T 17376《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和GB/T 17377《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脂的气相色谱分析》执行。
(3)采集自然群体500个油茶单株的油脂高速合成期的种仁,采用RNAprep Pure多糖多酚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离心柱型,TIANGEN试剂盒Code No.DP441)提取总RNA,对各样本分别构建cDNA文库,利用Illumina HiSeqTM 4000平台进行二代转录组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67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