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0709.0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7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平;郭无极;朱志辉;黄旭东;王卫东;胡籍;徐榕;胡广辉;彭光钊;叶梦旋;王迪;黄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02;G01B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接头 纵向 累积 加载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钢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钢轨接头实验装置、钢轨接头装置、千分表、千斤顶装置和继电器装置,钢轨接头实验装置包括固定框,固定框的前后侧板四角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一,螺杆一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一,固定框的底板中心处开设有通槽,固定框的通槽内壁左右侧面通过转轴和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轴,钢轨接头装置位于滚轴的上方,千分表位于钢轨接头装置的上方,钢轨接头装置包括钢轨一、钢轨二和接头夹板,钢轨一和钢轨二的左右侧面开设有通孔,解决了常规实验中,只能采用千斤顶进行人为因素控制的加载模式,难以实现自动化,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重要的运输工具。它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也飞速发展,并以“高速客运,重载货运”为主要发展方向。
钢轨接头是铁路线路三大薄弱环节小半径曲线、道岔及钢轨接头之一。目前我国地铁线路的道岔区段大量存在钢轨接头。传统的钢轨接头一般通过两块夹板和若干个螺栓来连接两相邻的钢轨,如设置钢轨接头目的之一是使相邻钢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保持一致,保证轨道的几何形位不受破坏。
其中,在大坡度道岔区段,由于列车的刹车作用,将会带动钢轨产生较大的爬行。随着列车运行次数的增加,在钢轨接头处会逐渐产生具有累积效应的变形量,为了揭示钢轨接头累积变形的机理,需要展开相关的实验研究。
由于钢轨累积变形效应的模拟是一个长期过程,然而在常规钢轨接头实验中,往往采用千斤顶进行人为因素控制的加载模式,难以实现自动化,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控制时间间隔需要操作人员精确操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以上因素的存在使得相关研究尚属铁道科学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和方便操作等优点,解决了在常规实验中,只能采用千斤顶进行人为因素控制的加载模式,难以实现自动化,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钢轨接头实验装置、钢轨接头装置、千分表、千斤顶装置和继电器装置,所述钢轨接头实验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前后侧板四角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一,所述固定框的底板中心处开设有通槽,所述固定框的通槽内壁左右侧面通过转轴和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轴,所述钢轨接头装置位于滚轴的上方,所述千分表位于钢轨接头装置的上方;
所述千分表的后侧设置有测量装置;
所述千分表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装置;
所述千分表的前侧设置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钢轨接头装置包括钢轨一、钢轨二和接头夹板,所述钢轨一和钢轨二的左右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接头夹板的侧面贴合钢轨一和钢轨二的左右侧面并且接头夹板的通孔与钢轨一和钢轨二的通孔相通,所述钢轨一、钢轨二和接头夹板的通孔内壁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二,所述螺杆二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二,所述钢轨一和钢轨二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滚轴的上表面,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轨一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块一的上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盘一,所述转盘一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固定块一的前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贯穿固定连接有仪表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0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