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III-V衬底上沉积高粘附性薄膜的机台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8410.7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5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邹志文;崔虎山;范思大;任慧群;丁光辉;吴志浩;许开东;陈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鲁汶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50 | 分类号: | C23C16/50;C23C16/458;C23C16/46;C23C16/455;C23C16/54;C23C16/40;C23C16/34;H01L21/6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ii 衬底 沉积 粘附 薄膜 机台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III‑V衬底上沉积高粘附性薄膜的机台及其工艺,包括主腔室,在主腔室的顶部设置支撑座,主腔室的底部安装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支撑座相对设置,且在升降装置与支撑座相对的位置安装载片台;支撑座呈U型,在其U型凹槽内嵌设催化丝,主腔室的一侧分别开设第一进气口和抽气口,其中第一进气口用于通入反应气体,抽气口与泵体连接相通;主腔室的另一侧开设第二进气口,其与远程等离子发生气模块连通;本发明装置可以保证工艺质量的同时,提高腔室的洁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III-V衬底上沉积高粘附性薄膜的机台及其工艺,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III-V材料,如InP、GaAs等,在光通讯、5G方面应用非常火热,但是在其衬底上沉积介质薄膜(氧化硅、氮化硅)等受到挑战,主要问题是PECVD制备的薄膜粘附性太差,最后在器件切割时无法通过蓝膜工序,就是说会导致粘在蓝色切割膜的氧化硅、氮化硅等会被撕下来。
目前使用PECVD方式,在200-300℃和200mTorr腔压下慢速沉积氧化硅、氮化硅介质薄膜(几个A/min),目的是基于硅烷、氨气、笑气等气体充分反应形成氧化硅、氮化硅,减少其薄膜中的氢含量和悬挂键数量使薄膜足够致密;另一个原因是,III-V化合物表面形成的自然氧化层降低粘附性;但是因为是用低速沉积薄膜,一般要沉积300-500nm厚的膜需要,大概20-30分钟的工艺时间,所以对产能的影响很大,同时,一般在PECVD工序之前会加稀盐酸、稀硫酸等进行清洗,而液体化学液清洗是常温常压下做的,无法跟氧气彻底隔离,样品在干燥过程中容易被再次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III-V衬底上沉积高粘附性薄膜的机台及其工艺,可以保证工艺质量的同时,提高腔室的洁净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III-V衬底上沉积高粘附性薄膜的机台,包括主腔室,在主腔室的顶部设置支撑座,主腔室的底部安装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支撑座相对设置,且在升降装置与支撑座相对的位置安装载片台;
前述的支撑座呈U型,在其U型凹槽内嵌设催化丝,催化丝为钨丝或者石墨丝;
主腔室的一侧分别开设第一进气口和抽气口,其中第一进气口用于通入反应气体,抽气口与泵体连接相通;
主腔室的另一侧开设第二进气口,其与远程等离子发生气模块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泵体为连通的分子泵与干泵;
在主腔室内壁上还安装工艺规,搭配各种阀门用于控制主腔室内部的压力稳定在工艺所需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
包括薄膜沉积工艺和腔室清洗工艺,
其中薄膜沉积工艺包括
第11步,启动升降装置,载片台通过生升降装置进行下降,使载片台远离支撑座以后,将III-V样品放置在载片台上,
第12步,完全闭合主腔室以后,先后开启干泵和分子泵,对主腔室进行抽真空至工艺真空,载片台一直维持在工艺所需预设温度,
第13步,通过第一进气口向主腔室内通入氢气和氨气,
第14步,启动催化丝加热,
第15步,载片台的温度稳定在工艺温度以后,通过第一进气口向主腔室内通入硅烷,到达预设工艺时间后关闭通入硅烷,同时关闭催化丝加热,最后关闭通入氢气和氨气,
第16步,对主腔室使用氮气吹扫若干次,
第17步,往主腔室内充入高纯氮气至一个大气压,最后打开主腔室取出III-V样品;
其中清洗工艺包括
第21步,通过第一进气口向主腔室内通入少量氮气,启动升降装置,将载片台提升至与支撑座无缝接触,在支撑座与载片台之间存留氮气并在后续清洗工艺中对外保持正压,
第22步,先后开启干泵和分子泵,将主腔室内剩余气体经过分子泵抽出,此时支撑座与载片台之间的压强大于主腔室内其他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鲁汶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鲁汶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8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