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全气候多模式切换功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3810.0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佳腾;王增鹏;饶中浩;周寿斌;姜庆海;吴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华富(江苏)锂电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L58/27;B60L58/26;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气候 模式 切换 功能 新能源 电动汽车 整车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全气候多模式切换功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具有全气候多模式切换功能的制冷/制热系统和电池组;制冷/制热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膨胀阀、换热器、循环泵、电磁阀组、三通阀组、翅片换热器组,电池组包括电池箱体、均压分流复合器、均压器和汇流器,电池箱体内包含有若干个电池单体,每两块电池单体之间设有一蓄热式主动/被动结合液体控温单元。本发明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方便在炎热、寒冷等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切换,并且合理地结合了单相强制对流换热、固‑液相变换热和气‑液相变换热的多重优势,满足车厢内部温度调节和动力电池控温、均温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全气候多模式切换功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愈加严重,纯燃油汽车已经不是最理想的代步工具,各国相继计划在禁售燃油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由电驱动,电能可以来源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减少了传统化石燃料的消耗,因此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受到续航里程底、使用寿命底及存在安全隐患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型,延长其的使用寿命,降低功能负载能耗对促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是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功率密度大、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电池常常串并联组成电池模块,在环境温度过高、过低或高放电速率运行时,会导致温度超过最佳工作区间或温度不均匀,由此会影响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和循环寿命,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热失控,发生着火、爆炸等危险,因此开发高效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十分必要。此外,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耗能占车载负载的比例较高。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车厢内部温度节能调节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传统燃油车车厢内部采暖主要是依靠发动机废热的回收利用实现的,但是新能源电动汽车车厢内部温度调节的耗能来自于自身的动力电池,在冬季采暖的情况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严重降低汽车续航里程。
目前针对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方式主要有空气热管理、液体热管理和相变材料热管理等。车厢空气温度调节系统主要是压缩式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和车厢空调系统独立的模式耗能高,无法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因此,需要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车厢空调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开发出节能、高效、方便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实现动力电池热量和车厢空气热量的高值利用,同时能满足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热管理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动力电池组的温度过高和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同时降低车厢空调系统能耗,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全气候多模式切换功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全气候多模式切换功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具有全气候多模式切换功能的制冷/制热系统和电池组;
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膨胀阀、换热器、循环泵、电磁阀组、三通阀组、翅片换热器组和流量计,所述电磁阀组包括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四,所述三通阀组包括三通阀一、三通阀二、三通阀三和三通阀四,所述翅片换热器组包括翅片换热器一、翅片换热器二、翅片换热器三和翅片换热器四,所述四通换向阀设有A口、B口、C口、D口,所述三通阀一设有E口、F口、G口,所述三通阀二设有H口、I口、J口,所述三通阀三设有K口、L口、M口,所述三通阀四设有N口、O口、P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华富(江苏)锂电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华富(江苏)锂电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收缩和展开的材料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条板切割机的液压升降换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