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架分解、组装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3311.1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1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成都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架 分解 组装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架分解、组装系统及方法,所述分解、组装系统包括用于实现转向架分解的拆卸系统、用于实现转向架装配的装配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拆卸系统与装配系统之间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物料输入端与拆卸系统的零件输出端相接,所述传送带的物料输出端与装配系统的零件接收端相接;还包括检测、分选工位,所述检测、分选工位设置在拆卸系统零件输出端与装配系统零件接收端之间的物料传递路径上。所述方法基于所述系统。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技术方案,便于促进铁路货车减振装置检修向自动化、规范化、高效率方向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零部件检修、检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架分解、组装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重要的部件之一,转向架的各种参数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车辆乘坐的舒适性。
随着中国铁路的不断发展,中国铁路里程数的不断上升,运行的各种列车数量也急剧的增长,这就对负责列车维护的检修车间带来了一定的工作负担。
目前,车辆段对铁路货车减振装置的检修主要采用人工作业模式,存在安全作业隐患、劳动强度大、作业工位分散和检修综合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制约了铁路货车检修质量的提升、人员队伍建设以及经营发展,迫切需要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替代人工作业,实现安全作业、减员增效和提质增效等目标。
为改善这一现状,设计出一套全自动化拆装设备,无疑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针对车辆段对铁路货车减振装置的检修现状,设计出一套全自动化拆装设备,无疑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分解、组装系统及方法,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技术方案,便于促进铁路货车减振装置检修向自动化、规范化、高效率方向发展。
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转向架分解、组装系统及方法,所述分解、组装系统包括用于实现转向架分解的拆卸系统、用于实现转向架装配的装配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拆卸系统与装配系统之间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物料输入端与拆卸系统的零件输出端相接,所述传送带的物料输出端与装配系统的零件接收端相接;
还包括检测、分选工位,所述检测、分选工位设置在拆卸系统零件输出端与装配系统零件接收端之间的物料传递路径上。
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可通过如下方式达到转向架分解、组装目的,即以下提供一种基于以上系统的具体转向架分解、组装方法:
S1、完成待拆卸转向架在拆卸系统上的安装、完成待组装的转向架架体在装配系统上的安装;
S2、通过拆卸系统,完成待拆卸转向架上零件的拆卸,所述传送带作为物料传递路径整体或其中一部分,通过传送带,将所拆卸零件传递至装配系统;
S3、在实现所述传递之前、之中或之后,利用检测、分选工位,完成零件的合格性检测,并对不合格的零件进行替换;
S4、将被拆卸的零件通过装配系统安装至所述待组装的转向架架体上。
以上方案中,所述物料传递路径可为:仅包括传送带;亦可为,还包括除传送带以外的其他用于传送零件的装置。
采用以上方案,针对拆卸系统和装配系统,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多自由度机械手,同时契合相应的动作顺序即可完成转向架上零件的拆卸和装配,且装配系统与拆卸系统之间存在所述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将来自拆卸系统卸下的零件传递至装配系统,同时通过设置所述检测、分选工位,通过对物料传递路径上传递之前、之中或之后的卸下零件进行合格性检测,并对不合格零件进行分选后,即可将卸下的合格零件装配至待组装的转向架架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