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雷达和由激光雷达和照灯系统构成的组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5342.2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郎海涛;杨佳;荣文秀;刘永清;张恩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931 | 分类号: | G01S17/931;G01S7/481;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迪誉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8 | 代理人: | 邓斐;宣力伟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雷达 系统 构成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雷达,其包括光束发射端和激光接收端。其中,光束发射端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其用作第一光源并设置用于产生对目标物进行扫描和探测的激光光束;发射镜组,其在光路中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激光器下游;分光器,其能够导向可见光光束和激光光束,并且设置在从所述至少一个激光器到发射镜组的光路中。其中,分光器设置成能够引导作为第一光源的所述至少一个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通过发射镜组用于对目标物进行扫描和探测,并且能够引导第二光源发射的可见光光束通过发射镜组用于实现投影、成像和/或照明。还提出一种由激光雷达和照灯系统构成的组合系统。由此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组装成本,并易于制造、运行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和由激光雷达和照灯系统构成的组合系统。
背景技术
这里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革新,智能车灯和激光雷达已经发展成为便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目前,汽车正在向节能高效、个性化、智能化和定制化方向发展,这些给汽车照明和汽车安全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在使用中,智能车灯可以在行驶中实时表达司机的意图或导航路线辅助驾驶者行驶,能够实现投影效果的智能大灯与传感装置进行有效结合,提前警示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激光雷达的作用是精确测量目标的位置、形状及状态,从而达到探测、识别、跟踪目标的目的。车载激光雷达可以探测行人以及路障起到及时预警的作用,其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是最重要的传感装置之一,并且在保证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的行车安全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智能大灯和激光雷达分属于汽车不同的子系统,这些不同子系统的相互配合,为成功实现自动驾驶和未来高度安全可靠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构建了框架,提供了最智能化的驾驶体验。但是在当前阶段,两个子系统在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相互独立,而且分别占用了较大的车载空间。此外,现有的面阵雷达发射端存在激光能量不足的缺点,从而导致雷达的探测距离受限,因此也有必要改进现有的3D flash雷达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激光雷达和由激光雷达和照灯系统构成的组合系统,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诸多缺点,带来有益的技术效果。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包括光束发射端和激光接收端,其中,所述光束发射端包括:
至少一个激光器,所述至少一个激光器用作第一光源并设置用于产生对目标物进行扫描和探测的激光光束;
发射镜组,所述发射镜组在光路中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激光器下游;和
分光器,所述分光器能够导向可见光光束和激光光束,并且设置在从所述至少一个激光器到发射镜组的光路中,
其中所述分光器设置成能够引导作为第一光源的所述至少一个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发射镜组用于对目标物进行扫描和探测,并且能够引导第二光源发射的可见光光束通过所述发射镜组用于实现投影、成像和/或照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分光器能够反射作为第一光源的所述至少一个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和透射第二光源发射的可见光光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分光器能够透射作为第一光源的所述至少一个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和反射第二光源发射的可见光光束。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分光器是二向色镜或者分光棱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分光器集成在激光雷达的光束发射端的壳体中,并与所述至少一个激光器和发射镜组构成一个预装配的模块化的结构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激光器是发射面激光的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53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