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氢能汽车滑坡状态识别的驻坡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99590.0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2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程飞;郝义国;黄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T8/17;B60T8/171;B60Q9/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付春霞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汽车 滑坡 状态 识别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氢能汽车滑坡状态识别的驻坡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驻坡控制器来采集手刹、制动踏板以及换挡开关的状态信息;通过轮速传感器采集各个车轮的轮速数据,基于CAN通讯的方式发送给驻坡控制器;由驻坡控制器进入驻坡模式,其根据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整车档位的识别、整车轮速的计算、整车轮速的变化幅度以及变化时间的识别,判断整车是否具备制动力;在整车不具备制动力处于滑坡状态的情况下,由驻坡控制器控制电机控制器进入转速控制模式,电机控制器执行转速控制,提供一定扭矩控制电机转速为0,实现驻坡控制;本发明通过手刹、制动踏板、档位、轮速的大小以及轮速变化率来判断整车滑坡状态,能够有效防止模式的错误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驻坡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应用于氢能源汽车,且,基于整车滑坡状态的驻坡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整车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逐渐提高,驻坡控制功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车大部分都没有P档档位,这就需要整车能够主动识别滑坡,并进行驻坡控制。
目前进行驻坡控制多采用EPB系统,实现自动驻车;但是绝大多数EPB系统都是通过电子机械制动器实施的驻车制动力控制,而EPB按钮并无机械连接轮缸,其仅仅是一个电子开关,制动力并没有随着坡度和整车质量的变化而有所调节,并没有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驻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氢能汽车滑坡状态识别的驻坡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氢能汽车滑坡状态识别的驻坡控制系统,包括以下电机控制器、驻车控制器和轮速传感器,其中:
所述电机控制器和轮速传感器电性连接到驻车控制器;
所述驻车控制器电性连接到手刹、制动踏板和换挡开关;
所述轮速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轮的轮速数据,而采集到的轮速数据将传输到驻车控制器;
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传输电机的状态信息到驻车控制器,同时为驻坡提供动力;
所述驻车控制器,用于采集手刹、制动踏板以及换挡开关的状态信息、采集车轮的轮速数据,以及采集电机的状态数据,其,根据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整车档位的识别、整车轮速的计算、整车轮速的变化幅度以及变化时间的识别,进入驻坡模式来判断整车是否具备制动力;在整车不具备制动力处于溜坡状态的情况下,由所属驻坡控制器控制电机控制器进入转速控制模式,并将电机的目标转速设置为0rpm,电机执行转速控制并提供扭矩控制电机转速为0,从而实现整车的驻坡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如上述基于氢能汽车滑坡状态识别的驻坡控制系统实现驻坡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驻坡控制器通过硬线来采集手刹、制动踏板以及换挡开关的状态信息;
S2、轮速传感器采集各个车轮的轮速数据,然后通过CAN通讯的方式发送给驻坡控制器;
S3、所述驻坡控制器进入驻坡模式,其根据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整车档位的识别、整车轮速的计算、整车轮速的变化幅度以及变化时间的识别,判断整车是否具备制动力;在整车不具备制动力处于滑坡状态的情况下,由所属驻坡控制器控制电机控制器进入转速控制模式,并将电机的目标转速设置为0rpm,电机执行转速控制并提供扭矩控制电机转速为0,从而实现整车的驻坡控制;其他情况下,即在整车具备制动力的情况下,则所述退出驻坡模式。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氢能汽车滑坡状态识别的驻坡控制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轮速传感器采集车轮的速度来进行整车滑坡状态的识别,比通过电机转速来识别的方式更加直接和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