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驱四挡变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3361.8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耿毓巍;梁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26 | 分类号: | F16H3/26;F16H57/023;F16H57/021;F16H61/04;F16H61/32;F16H63/02;F16H63/34;B60K17/08;B60K1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028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驱四挡 变速器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驱四挡变速器,包括空套在差速器半轴上的输入轴,输入轴上固设有一电机,电机、输入轴以及差速器半轴的中轴线共轴;输入轴的两侧设有呈对称结构设置且与其相平行用以接收其传输的动力的中间轴I和中间轴II,中间轴I和中间轴II之间设有一差速器,中间轴I通过奇数传动组与输入轴和差速器传动连接,中间轴II通过偶数传动组与输入轴和差速器传动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差速器的输出轴与输入轴共轴设置,减小变速器的纵向尺寸,并结合设置在变速器壳体内部的轴承的支持,确保整体的刚性,同时,奇数挡位和偶数挡位可以在同步器的配合下交替结合和脱开,以避免在换挡过程中的动力中断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四挡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汽车动力总成的核心,其内部部件多且结构复杂。在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中,大多使用固定速比的变速器进行减速增矩,这样对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要求很高,极大地增加了整车的开发成本,且无法使驱动电机更多的运行在高效率区,降低了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由于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具有很好的调速特性,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挡位数不宜过多,通过对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发现四挡变速器是比较合理的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目前纯电动汽车上开发的四挡变速器主要有机械式手动变速器(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四挡混动变速器,是基于对现有变速器改动最小的前提下,通过在现有变速器上添加一个驱动电机来实现的。但这种形式的混动变速器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差速器、输入轴等的位置限制,以及传动机构的布置不合理,导致挡位依次整齐排列在输入轴上,该结构容易导致在换挡过程中出现动力中断现象,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2)差速器总成与电机输出轴之间为间距的平行设置,这样对于结构紧凑型型电动汽车的机构排布造成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驱四挡变速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驱四挡变速器,包括空套在差速器半轴上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固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输入轴以及差速器半轴的中轴线共轴;所述输入轴的两侧设有呈对称结构设置且与其相平行用以接收其传输的动力的中间轴I和中间轴II,所述中间轴I和中间轴II之间设有一差速器,所述中间轴I通过奇数传动组与所述输入轴和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中间轴II通过偶数传动组与所述输入轴和差速器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上还固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与所述输入轴固接。
优选的,所述中间轴I和中间轴II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电机的高度相当。
优选的,所述奇数传动组包括空套在所述中间轴I上的一挡齿轮和三挡齿轮,所述一挡齿轮和三挡齿轮分别与固设在所述差速器上的相连齿轮和所述差速器的主减速齿轮啮合;所述一挡齿轮和三挡齿轮之间还设有设置在所述中间轴I上的一三同步器,所述一三同步器可选择地与所述一挡齿轮或三挡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偶数传动组包括空套在所述中间轴II上的二挡齿轮和四挡齿轮,所述二挡齿轮和四挡齿轮分别与所述相连齿轮和主减速齿轮啮合;所述二挡齿轮和四挡齿轮之间还设有设置在所述中间轴II上的二四同步器,所述二四同步器可选择地与所述二挡齿轮或四挡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上固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固设在所述中间轴I上的从动轮I和固设在所述中间轴II上的从动轮II啮合。
优选的,所述差速器上固设有一驻车棘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33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